最近大家开始纪念王尔德了,这位19世纪的唯美主义大师给我们奉献了太多的优美篇章,无论你是否喜欢他的人品和行为,他的作品确实值得人们一读再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马上要为人父了,我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起王尔德的童话,越读越觉得可贵之极。以前一直觉得《快乐王子》是个绝对的经典佳作,后来读到了《自私的巨人》,此篇更是让人拍案叫绝。它可能是王尔德童话里最短的一篇,但也可能是最有共鸣的一篇了。
有孩子的地方就会有花园出现,单个的鲜花表达的可能是爱情或者亲情,但偌大的一个花园,则代表着最纯真的童年和乐趣。孩子与花园可能是童话当中最佳组合,《自私的巨人》也不例外,孩子们很喜欢在一个花园里玩耍,欢声笑语天真绚烂。当然,这只是在巨人不在的时候。巨人有心事,所以离开家去朋友那里倾诉,这一倾诉就是七年。
七年之后,巨人回到家,发现自己的花园被一群孩子占领了。他很生气,赶出了所有的孩子,在花园的四周筑起了一堵高墙,再不容许任何孩子踏进花园半步。没有了孩子的花园,很快就变成了荒场,甚至春天和夏天都不愿意再光临这个花园了,因为它们都不喜欢自私的巨人。花园外一年四季交替轮回,而花园里始终被大雪和寒霜所笼罩。
巨人很纳闷,一直没有搞懂为什么,他那么期盼春天的到来,春天就是不来,连敲门都不愿意。有一天,巨人发现有个麻雀在树枝上啼叫,而在那个地方突然之间就有了春色。他忽然明白了什么,把墙推倒,想要邀请孩子们重新来花园里玩儿。这个时候,巨人注意到一个孩子,他个子太小了,没有办法爬到树上去欣赏整个花园的美妙,于是巨人将他抱到树上,孩子一到树上,树就开了花,鸟儿也开始唱歌。孩子高兴地吻了巨人。接着孩子们都愿意来花园里玩儿了,欢声笑语重新充满了这个花园。这下好了,春天和夏天都愿意来了,巨人的花园重新复苏,成了美丽绚烂的所在。
当孩子们都要走的时候,巨人无论如何都找不到那个矮个子男孩儿了,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个男孩儿。而其他孩子却并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男孩子。巨人老了,但他仍然很欢迎孩子们来他的花园,而且他也不再惧怕冬天,因为他知道冬天只是春天暂时休息一会儿而已。只不过他还是很想念那个亲他的孩子,没有这个孩子就没有巨人的春天。终于,他见到了这个男孩子,还是在那棵树下,只不过孩子手掌心和脚上都有钉痕。巨人不知道是谁干的,他想替孩子报仇,结果孩子说这是爱的烙印。巨人带着敬畏之心扑倒在男孩面前,男孩子把巨人带到了他的花园里,那里就是天堂。等到其他孩子去花园找巨人时,他们看到了已经去世的巨人,全身都被白花覆盖着。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巨人用了七年的时间去倾倒心中的苦水,倾倒完了起身回家,到家仍旧是自私的派头。“因为他太自私了。”一个自私的人是不懂得如何去“爱”的,他无法去接受爱,更无法付出爱。他心中真正的痛苦并不会因为倾诉而彻底消除,相反,他以为他获得了释放,实际上他人生的冬天从来就没有结束。但他的心中仍旧充满了对春天的向往,并且一直都在努力地期盼。麻雀的一声啼叫,带来的就是福音,当他将那个矮小卑微的孩子接纳进来时,满园春色便成为了现实。因为如果不是基督,我们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爱,如果不是基督,我们甚至不懂得如何真正去爱。当带着钉痕归来的孩子出现在巨人面前时,他才真正获得了救赎。他认出了基督,万般敬畏之中,俯伏敬拜。
看完《自私的巨人》,我立刻想到了《宾虚》当中的基督。基督从未以正面形象向荧幕外的观众呈现过,但他始终都是以正面朝向宾虚的。宾虚铭记一生的,是在被枷锁缠裹前往战舰服刑时,路过一个叫拿撒勒的村子,别人都不敢给他水喝,而有一个人不惧任何势力,舀了一瓢水,让宾虚喝了个够。当宾虚报仇之后,仍然得不到心灵的安慰,唯有时时想到这个无私地帮助他的人时,他的心中才会被爱包围。当他在一群人围裹下看到背着十字架的耶稣时,他知道那个满身伤痕的人,就是当初给他水喝的基督。他不再为自己心中的伤痕而痛苦,甚至他不再想着去找谁报仇,爱的烙印将自私的仇恨转化成了救赎后的新生。
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就说明了我们对待基督的态度。耶稣说:“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这可能就是《自私的巨人》中基督始终以孩子的形象出现的原因吧。我们对待基督不也是像巨人对待孩子那样吗?从一开始的拒绝,到后来的接受,甚至最后因他而得救赎,我们也逐渐从一个罪人之自私中,被基督的爱所包容,学会爱主上帝,学会爱人如己。
微信公众号:孤远学馆(Guyuan_Grac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