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十三邀第4季第8期:许知远对话许倬云》:
感念学者的思想透力,经年累月愈发震彻人心。以下内容基本上都是从对话许倬云老人得到的摘录,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理了理,加入了些个人的内容:
现在的教育下产出的是凡人,并非思考者。存在普遍的生活机器的活法,追寻消费,追寻新潮。一直以来对于科学民主的符号(符咒)化,应该变成一种追寻的精神,扬弃地去看待任何一种观念。现代人普遍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存在精神危机。
现在的知识的分子多是检索知识分子,但是也能借工具走出一条路来。
我觉得首先不能避开当下生活盲目空谈,每个时代有属于本时代的声音,特点,不能被一味否定。适应这个时代,利用这个时代的工具,去往远了看。这也是我想学数据的一个原因,我相信未来是数据的未来。但也需要人心的未来。
人心的未来,在于需要有归宿。
归宿的思想就像是纳宇宙变化,人事兴废于己身,千万之路化为自己的路。像一种绘画境界:
胸中有丘壑,腕下起云烟。
归宿也在于追寻,在于去做个思考者。追寻的结果,理想,义气,欲望……虽然最终是空,但是有自己的信念,随着时间(时代)的变化,拥抱世界的变化,融入到人身,不断求索,不断丰盈个体人的神气。就像水浒理想崩盘,三国义气误事。但是那一批批个体形象是有神气的。
精神的危机和意义,是普遍的群体状态。对于个体来说,也必然存在坚定自己信念的,有真知灼见的人。如果没有发现这些人,那么说明还需要努力,先提高自己的境界,境界相符,自然也会有思想相触。意义的追问我们穷其一生都不见得有完美的答案,但是也不妨去做个脚注者。
最后也会奢想倘若自己垂垂老矣,是否还有这般思考力,觉知力和生命韧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