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砍柴书院28天训练营作品精选砍柴书院28天写作训练营日更专题
诸葛亮出山之前,真的是“布衣”吗,他可是刘备眼中的卧龙先生

诸葛亮出山之前,真的是“布衣”吗,他可是刘备眼中的卧龙先生

作者: 一心海侃 | 来源:发表于2021-05-03 18:22 被阅读0次

    刘备到隆中三顾茅庐请“卧龙”先生诸葛亮出山相助。一出山,诸葛亮辅佐刘备在博望坡、新野之战中两次火烧曹军,气得曹操大骂“诸葛村夫”。

    诸葛亮听说曹操骂他为“村夫”,微微一笑,“我本来就是一村夫”。多年以后,已是蜀汉丞相的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一介布衣何以成为具有运筹帷幄、治国安邦之才的卧龙先生了呢?

    01出生于官宦之家,并非真的“村夫”

    诸葛亮祖籍山东。

    祖父诸葛丰担任过司隶校尉,是朝廷的监察官,专门监督官员的履职情况。职位不高,权力却不小。

    父亲诸葛珪做官做到了泰山郡丞,是地方的实权人物,相当于现在的副省级干部,

    诸葛亮有两个姐姐,两个兄弟,哥哥诸葛瑾,弟弟诸葛均。诸葛亮因为父母去世得早,8岁就跟着叔叔诸葛玄生活。

    诸葛玄与当时的豪门大族袁术以及汉室宗亲、坐镇荆州的刘表关系密切,在袁术的推荐下担任过豫州牧,投靠了担任荆州牧的刘表。

    刘表治理下的荆州,没有北方那样的战乱,生活安定,重视教育文化。

    以诸葛家的地位,怎么也算是大族。等到在荆州的稳定下来后,诸葛玄便送诸葛亮和他弟弟到州学上学。州学是当地豪门大族子弟学习的学校,平民百姓的子弟没有资格上州学。他的好学上进,深受老师的喜欢,也认识了一帮志趣相投的同窗好友。

    讲究门当户对的诸葛玄请刘表帮忙,把诸葛亮的两个姐姐许配给荆州当地的大族子弟,其中二姐嫁给了荆州名门庞家,公公庞德公、丈夫庞山民都是当地名士,很有才学,庞山民与庞统是堂兄。

    诸葛亮虽然从小失去了父母,但是在叔叔诸葛玄的照顾下,还算衣食无忧,不存在“村夫“的身份标签。

    02自比管仲、乐毅,志向高远

    诸葛亮立志成为治国、平天下的能臣名将。

    东汉后期,由于北方战乱频频,很多北方的名士流落到荆州,给荆州带来了先进的文化思想。他们有的在州学担任老师,来自北方的诸葛亮与这些老师特别有共同语言,一起叹息汉王室的衰微,痛骂“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中,诸葛亮立志成为管仲、乐毅那样的人,经常从历史人物的得失中思考治国之道。有一天晚上,诸葛亮读《晏子春秋》“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望着窗外夜空中几点闪烁的星光。士人当淡泊宁静,不计名利,辅佐君王要器识远大,为国惜才,才尽其用,想到着,他不禁拿起笔,写出了一首《梁父吟》。这首代表他心迹的诗,他吟诵起来缓而有力,掷地有声。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朋友圈都知道诸葛亮喜欢吟诵《梁父吟》。

    03从师访学,修炼“硬核”本领

    二姐嫁到庞家后,诸葛亮就经常去二姐家,二姐知道这个弟弟的小心思,便把他推荐给公公庞德公。庞德公见诸葛亮谦和有礼,允许他进书房看书。诸葛亮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书,他贪婪地读着。还有人也喜欢到书房来看书,那就是庞统。诸葛亮和庞统经常在书房里讨论天下大势。庞德公非常赏识他们两人,认为他们日后会成为栋梁之材,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

    古时候,到外地游学是士人流行的学习方式。诸葛亮为了交接名士,精通学术,离开荆州到汝南游学,向司马徽学习儒术。司马徽是儒学大师,人们称他为“水镜先生”,向他请教的年轻学子很多。诸葛亮苦心攻读,进步很快,最受司马徽的器重。

    司马徽推荐诸葛亮向汝南灵山的隐士鄷玖学习。鄷玖80多岁了,深通天文地理,五行八卦,隐居在灵山深处。诸葛亮到灵山,爬山涉水,在一个山洞里找到正在打坐的鄷玖,稽首拜在地上,恭敬地说:“鄷老前辈,后生诸葛亮久仰您的才学,从荆州过来向您拜师。”

    鄷玖眼皮都不抬一下,缓缓地吐出,“我一个将就木的老头,没什么值得学的。”随后就闭嘴不说话了。

    首次拜师就吃了个“闭门羹”,诸葛亮并不气馁,以老师的礼节虔诚地侍奉鄷玖。一天晚上下大雨,诸葛亮在山洞外淋了个通宵。早上,诸葛亮照常端了一碗山泉水递给鄷玖,鄷玖没接,缓缓吐出三个字,“跟着我。”

    诸葛亮的诚心、恒心终于感动了鄷玖。跟着鄷玖学习了兵法阵图、阴阳八卦、天文地理等以前没学过的知识,诸葛亮细心揣摩钻研。临走时,师傅送给他一把羽毛扇,告诫他要谋定后动,谨慎从事。

    诸葛亮在向庞德公、司马徽、鄷玖三位名师的学习中,磨砺了心智,积累了领军打仗、治国安邦的丰富知识,为“出山”修炼了过硬本领。

    04交友联姻,积累了人脉资源

    在襄阳游学的诸葛亮,以出众的才学吸引了当地名士黄承彦的关注。黄承彦的妻子与刘表的后妻是姊妹,她们是荆州大族蔡家之女。黄承彦把女儿许配给诸葛亮。荆州名士和上层“沾亲带故”的关系,为诸葛亮增添了人脉资源。

    诸葛亮并非“一心只读圣贤书”。他可是立志“治国、平天下”的俊杰,心系社会,关心天下。在游学中,他与志同道合的学友们共同切磋、相互砥砺。这些人中,最著名的是徐元直(徐庶)、石广元(石韬)、崔州平(崔钧)和孟公威(孟建)四个人。后来,诸葛亮隐居在隆中草庐,这四个人与诸葛亮互相往来,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诸葛亮与他们探讨学问,纵论天下大势,畅谈理想抱负。同窗好友之间的亲密交往,诸葛亮从中获取各地的大量信息。

    诸葛亮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是那时隐居山林的士人自谦之词。在朋友圈里,诸葛亮被誉为“卧龙”,具有“安天下”的才能。

    诸葛亮利用同乡、师生、学友、亲戚之间建立了广泛的人际关系,通过游学和人际交往,获取了关于天下大势的很多信息,这些信息经过诸葛亮的汇总分析,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初步构想。

    后来,水镜先生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称赞诸葛亮是识时务的俊杰。

    05最后

    诸葛亮在成长中,有坎坷有波折,但是他志向高远,持之以恒地提升自己。通过寻访名师培养了领军指挥、治国安邦的才能,通过交接名士名流、结交同窗学友积累了广泛的人脉资源,他对社会有着深刻认识,善于判断天下大势,待时而动。

    隆中对,诸葛亮拿出了“三分天下”的方案,显示出辅佐君主的非凡才能。

    “三顾茅庐”成为一段历史佳话,留给后人厚积薄发的智慧启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诸葛亮出山之前,真的是“布衣”吗,他可是刘备眼中的卧龙先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af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