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驱动》是《认知觉醒》的姊妹篇作品,从中我概况有这么几点启发收获:
第一,做事情首先要做好内部的心理建设,以此来决定外部的态度选择。比如一种身份的认同,告诉自己,我就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正如《沟通的方法》中讲的,我为什么要主动去沟通,多了好多的活,因为我就是认为自己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更高的,一个负责的人。有了心理认同、身份认同,就会深刻影响后面的态度选择。如果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积极的人,从所有的事物中,都会主动寻找事情有利的积极的一面。在孩子 的教育上,也可以多给孩子灌输,你是一个不怕困难的人。另外,我认为自己的期待也是一种心理建设,所谓的耐心,有时候就是适当降低自己的期待。
第二,讲到的学习的道理,输入输出和总结反思的重要性。如果只输入不输出,就会堵塞,只输出不输入就会断流,学习上的佼佼者,都离不开题海战术和总结思考,前者是输入,后者是输出。对于学习,作者还介绍了“进步本”这种发明,听说过错题本,但没听说过什么进步本,就是在学习中记录自己的进步和收获,我的理解,这其实也是一个总结反思的过程,应用到我的日常中,也可以在每天的反思日记中,记录自己的进步。
第三,是两条心理学的知识,关于理性思维和注意力。
关于理性思维,我们一般认为具有理性思维是很好的优点,比如我就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但是理性思维也具有局限性——它只相信自己所见所闻的一切事情,而且是用一种逻辑推理的方式来对待,但是对于已知之外的未知,它会主动怀疑和排斥,表现为有偏颇、顾虑、担忧等自我设限,所以对我来说,要胆子大一些,多去尝试未知,多去拥抱变化。
关于注意力,我们的注意力天生受负面偏好的支配,会不自觉地忽略习以为常的优点好处,并盯住负面消息,我们应该转换视角,把注意力放到收获上。其实就是,我们要随时启动对自己的元认知和反思,不要被自己的清晰,生理性的注意力特点所左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