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是关于审视同学(师生)关系的,临近高考,蹭个热点。
前段时间发了一条状态,「现在才意识到,大学真正宝贵的是老师和同学。」当时没觉得如何。后来再看,这句话太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了: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想说的吗?
一条评论蹦出来——「你才知道啊」
确实有点儿晚。都毕业一年了。但如果读了这篇文章,我想也不会亏到的。
言归正传。我真正想表达的是,「他们的宝贵之处在于,我们可以大概率地在同学、老师里,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这句话也容易让人误解,但已经十分贴近我想表达的内容了。
逐一批判那些老掉牙的套路、言论
和读书无用论对应的是,各种对大学的溢美之词,最美的图书馆、神圣的殿堂、难忘的宿舍楼……进大学前,官方宣传这些;毕业之后,关于大学的回忆也是这些,连那些国产青春电影里的高潮设定都在这里。那,大学的魅力就真的在这里了吗?
我不确定。也没法否认。
图书馆没带给我特别的感觉。刚开始是去了逃课去那里的,后来也的确看了几本书。但这个过程着实是不方便。要记得借阅日期,不能搞丢、搞脏,要爱惜它,不能乱写乱画……(我那时最不喜欢条条框框,甚至这些普世的规定。)只是看个书而已,为了彰显独立性,准备看啥书了,我再去网上买。没品尝到图书馆的专业文献能力,倒是看到不少人搭讪聊天。
至于大学课程的学习,水课远多于精品课。课程设置倒还在其次,自己没达到技工水准而已。让我吐槽的是大学没有一点儿批判性思维的影子。这个也是高校的普遍性问题。想到这个,内心还是蛮失望的。
领导力什么的,更别提了。
最常见的教育效果是,一群人一起受了很多虐,一起经历了那么多难受的时候,得到了一段难忘的同窗情谊。但这也不至于夸耀成大学的高端技能。
朋友这事儿,也不能比数量。
常年以往,校方这么宣传,大概和性价比、上级掣肘、各方利益平衡有关。和学生的关系不大。大学里面最容易牺牲的,可以随意去牺牲的,是学生的利益。
真相是什么
我认可这种说法。大学具备这样一种属性,它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筛选出来,聚到一起,大家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的不同,能极大地拓宽一个人的视野,这种眼界的开阔,不用缴纳什么额外的学费,只要你在,就能体会到。
如果之前生活的是一个小地方,这种影响会更大,可用震撼形容。
这种一次获得性经验,并不是大肆宣传的点,它也没有其他增值功能。如果没获得这种经验,那多少有些遗憾;一旦得到了这种体验,就不会再消失。况且,「开阔视野」也不是大学所独有的,只是通过「念大学」这种方式获得,显得更平和一些罢了。
没办法,这就是真相。
对于一个具体的人来说,大学最重要的是人,是老师、同学,但不是普遍意义上的老师、同学,而是那几个和你志同道合的老师、同学。
是的,志同道合。
学校简介里的那些名望满天的老师、同学,是给外人看的,和在校生没什么关系。也不必幻想有什么牛人,本就是一个段位的,那些少许的进步都来自于一起成长。
真正起化学反应的是什么呢?一群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一群不必关心粮食和蔬菜的年轻人,一群正处于好奇、探索阶段而又没有太多社会责任、义务的年轻人,你说:来,咱整点儿有意思的。谷歌的车库,京东的地摊、阿里的客厅……改变世界的可能性也在此了。
这群人相信世界会被自己改变。最后,他们很可能没有改变世界,但此时的他们,早已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些发生了化学反应的人,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会甘于平庸。
总有一些关系在不经意间滑落。那些匆匆而过的同学,大家只是凑巧去了解另一段人生。而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并不愿承认这个残酷的事实,那些本有机会熟识的朋友,就这么「遗失」了。丢失的感觉太糟糕。
学生总在划水,老师也是啊。
2017年6月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