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几周的综合实践课,几个班的孩子们一起完成了“巧手手工”的实践研究。
我们在课堂上探讨:怎么选择合适的材料做手工,怎么利用简单的现有的材料做出好看的手工作品。在小组合作探究实践后,每个班都拿出了非常优秀又精彩的手工作品:有用彩泥做出发卡的,有周末参加陶艺课烧制陶瓷杯的,有用一次性杯子做直升机的,有用水瓶加卡纸做火箭的,有拿小布片缝成杯垫的,有用旧口罩做香包的……自己玩,做摆设,送别人,综合实践课程内,这群厉害的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奇思妙想,用灵巧的双手,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作品。
最近的班主任工作中又重新要求讲“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在带着学生们复习这些相关知识时,我又把它设计到成了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就讨论怎么把家里和校园里的生活垃圾重新利用,再做成精美的摆饰。
每个班上都有一批爱折纸玩纸的孩子,他们怎么处理玩过的废纸呢?所以我们一起想办法,除了把这些纸丢进垃圾桶、可回收袋,还可以怎么做?大家把它们做成装饰画,做成迷你小花小玩意。
矿泉水瓶、喝完的牛奶瓶、饮料瓶、家里的快递箱、带过的口罩、扭扭棒……是我们这次的主要材料。在了解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的降解时间后,我们大家思考着怎么更好地利用这些不易降解的废弃物,再次开启智慧大脑,用灵巧双手呈现优秀创造。
在带着这群孩子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来,我常常有被他们的表达和表现惊讶到,虽然也有不够认真不太参与实践的孩子,但更多的,是那些不仅能想能说还能做不放弃的孩子。那个每次活动作品都要做好几回的孩子,告诉我他总想着下一次会更好,却又觉得一次不如一次令他满意,他也还是一直坚持没放弃;小组讨论时那些积极呼吁组员思考,不要空谈,要集中注意去联想的组长们;那些一确定方向就立马动手制作起来的孩子们……让我经常上完综合实践课之后很是兴奋,因为他们,让我有了双面奔赴的感觉,课堂,从来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世界。
所以,现在上课,我更放低自己的姿态,不把自己当成那个讲授知识的“老师”,也把自己当成学生,听他们的表达与要求,给予他们提问我考验我的机会。在这样的生成形式的课堂里,我真正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乐趣与享受,这种奇妙的感觉,很是让人回味无穷。也让我更想上好这一门课,上好每一节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