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下午的内外圈环节,我是菠萝,虽然伸出了指责的手,却没有语言出来,瞬间出来的是眼泪,我链接到的是妈妈,我对妈妈说,妈我这么多年过得很累,并不是你眼中看到的平静,然后就只剩下哭泣。通过和对面的伙伴、和小组伙伴的分享,我知道童年的那份孤单一直在,而自己虽然在学习找寻,却并没有将这些感受说出来,所以很多感受一直在,还卡在心里。我也在想为什么学习了,回家跟家人的状态依然没有变,在此刻打字的当下,我突然意识到,是因为自己的感受并没有和家人表达,也就不会有彼此的敞开心扉。这貌似也是小时候的一个模式,即便需要妈妈抱,需要妈妈理解,在得到的只是妈妈因某事的指责的时候,剩下的就只是对抗和辩解,而自己也忽略了自己想要的,而只是缩在角落里委屈,然后就是等待被看见。这种等待和被动的期待被看到的模式,也制约了自己想冲上台去分享,原来自己以为的“不敢”和“不会”分享,只是自己不想,是自己选择了“缩”在角落等待和观望。可是自己解读和感受的却是“我不被理解,我想要爱,想要归属感”,一直沉浸的状态都是无声的呐喊和等待“被看见”,从来不主动要,自哀自怜。这个发现太重要啦![爱心][爱心][爱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