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身体欠佳,精力不济,面对我家那个磨人的小妖精各种“作”,我分分钟就“炸”了,怒吼,呵斥,甚至打屁股。
然后硬着肠子冷眼看着她嚎啕大哭,撒泼打滚,等她哭够了,我气也消了。
暴脾气的母女俩开始拥抱、和解、交谈——
刚才妈咪为什么打你?
因为我不乖!
你怎么不乖?
我看姐姐(动画片),要这样子,那样子,一直换,很麻烦。
那以后不要这样子好吗?
嗯,我以后不会再这样子了。
接着,3岁的小家伙突然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妈咪,你对我好一点。
我愣了,很挫败。因为我发现,我看过很多育儿书,却依然当不了好妈妈。
从怀孕开始,我就大量囤积育儿知识,幼儿生理健康书籍就买了全套的《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崔玉涛:宝贝健康公开课》、松田道雄的《育儿百科》;关注幼儿心理,我或购买或借阅看完了《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和《西尔斯育儿经》,孙瑞雪的《爱和自由》和《捕捉儿童敏感期》、《七田真0~6岁育儿法》、《张思莱育儿手记》等各类育儿专业书籍。
为了给孩子最科学的教养方式,我自己看了还不够,我还要把书里的精华内容和观点做成笔记说给我妈,我老公听。我曾经引用书里的观点,纠正过我妈和老公对宝宝说“你好棒”“你最漂亮了”的夸奖方式。
我一度认为自己会是个很合格的妈妈,会以最科学和理性的态度面对孩子,会深层解析孩子所有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绝对不会打骂孩子,只会平等地沟通,讲道理。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育儿知识,我几乎是放任孩子各种“作”:
比如淡定地面对四五个月大的她把什么都塞嘴里,因为我知道这是婴儿口欲期,是她用嘴巴来探索世界,不能不粗暴地制止;
比如宝宝才八九个月大,我就鼓励她自己用勺子甚至用手抓饭吃,然后看着她把米饭搞得全身上下都是,因为我知道比起食物的浪费,自己吃饭不仅锻炼她的手眼协调能力,还能促进智力发育;
一岁多会走会跳后经常要求我们趴床上给她骑大马,我们都乖乖就范,因为我们知道这不是无原则溺爱,父母全身心接纳和爱不会宠坏孩子,缺爱的孩子才没有安全感才会成为问题孩子;
所以当宝宝两岁左右还只会断断续续发单音节词,而有的同龄孩子却会背唐诗,我不着急,因为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果然在两三个月后的某天孩子的语言能力突然就爆发出来了,加上有我从小给讲绘本故事的积累,她的词汇非常丰富,语言生动有趣……
然而,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宝宝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通俗地讲就是越来越不听话,我们母女间的冲突越来越多,因为我总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看到她一哭闹,一撒泼,甚至是带着哭腔说话,我的火气就蹭蹭地上来,然后把那些育儿知识统统抛弃,开始上演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呵斥,责骂,体罚。
上班一天回来精疲力尽,想早点休息,可是她却一直在床上蹦跶不睡;睡前照例给讲绘本故事,可是讲了三本要四本,讲六本要七本,直讲到我从开始的绘声绘色到后面哈欠连天、精神恍惚不知不觉瞌睡过去,然而意犹未尽的她不知轻重地一掌就拍我脑袋上:妈咪,你讲啊,不要睡!我真的死的心都有了,到后面往往是抓过来打一顿,她才抽抽噎噎地乖乖睡觉。而这其中孰对孰错?孩子不想睡觉并没有错,但是我想休息就错了吗?只能说是我精力实在跟不上孩子的精力,说到底还是我自己的问题。
所以不得不说的是,带孩子不仅仅需要知识储备,更需要旺盛的精力,健康的身体。因为我在反思中发现,我对孩子最没有耐心最容易发火的时候,就是在自己精力跟不上孩子的闹腾的时候。
还有一些场景经常是这样的:面对孩子不好好吃饭,我总是忍不住对她念叨“楼上姐姐怎么样,悠悠姐姐多么乖”这种让孩子有挫败感的“别人家孩子”的论调;看到她为引起我们的关注而搞出各种行为甚至哭闹的时候,我也会说出“你再这样子我真的不管你了”这种让她感觉“抛弃”丧失安全感的话;在家不小心穿错拖鞋,她都要大呼小叫甚至哭着要我们换回来,明明知道这是因为秩序敏感期的正常行为,有时候也会嫌弃她麻烦。
而这些行为的背后,其实就是我自己对情绪的控制力不够,对孩子的换位思考不足。
育儿即育己,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比起我们给予孩子的,孩子给予我们更多,那是她的全世界,全身心的爱。看多哪个孩子对父母记仇?因为父母的责骂甚至体罚不理父母?他们才是包容我们的天使。想到这里,我们还有理由对孩子发火吗?
此外,要当一个好妈妈,最重要的还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锻炼好自己的身体。比起早教,孩子更希望面对一张亲切的笑脸,拥有一个随时可以拥抱的臂弯。
与所有家有小儿的妈咪共勉。
文/林叨叨 插图来自网络
原创不易,谢谢点赞支持。
声明:原创文字,转载请洽作者授权。
作者简介:
林叨叨,资浅写手,资深吃货,新手妈咪。85后射手女神经一枚。从事地产文案,兼任内刊主编,业余码字愚人娱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