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易,凡识字皆可读书;读书难,书卷繁杂,拣选难,复次读懂更难。是故陶公渊明“谓好读书不求甚解”。此言为戏可也,不能当真,真真浮皮潦草,不如不读。
读书有趣一 精读之法
无论何种类型书籍,都当有一本精读。
精读只要,在能通作者之本意,能会读者之会心,始能解人世之妙悟,谓之“世事洞明皆学问”,偏任何一方即落下等。
读书有趣唯作者之本意为读书之范的,不免落入雇人窠臼,以经注我,譬如刻舟求剑,失于读书之意。唯读者之会心,则任意曲解,以我心注经,不免于荒唐。
不通作者本意、不会读者之心,无古圣先贤与我辈之事理通达,不独人世不通,天理也难识见,遑论以我心观圣心,以我意观天意。
凡经典,皆为世人精读数代,其意通达人我,连接天人,无论古代四书五经、三坟五典,抑或儒释道,百家鸣,皆以道统。统天、统地、统人,统古今,统你我,统帝王将相,统才子佳人,统爱恨情仇,统成王败寇。今人所谓人文、自然、社科之分,形而下之,弃道而取术,贬道而崇技,为祸久已。今之读者,犹不可不察也。
人文、自然、社科之道,皆以人为本,不可以术代道,以技代人。人之道,在享喜怒哀乐之情,在尽悲欢离合之状。每临世道交替,贤哲皆以经典惊世,统诸术,纠纲常。
精读之法,当以道统。
读书有趣道之显隐,需细读精读。甲、当之经典之脉络来源,思想出自何脉,始能知经典之位次,作者有何生命历程,注自身心血于何问题。始能粗识经典。乙、经典之语,有平实之意,识文字者皆知其意,有潜隐之妙,皓首穷经不敢言尽。此等语句,需研读再三,书之案段,于思索苦恼间吟诵,于不经意间得其幽趣,始能得经典只要。
更进一步,各等研究生更要将经典化作思想之血脉,与经典同流传于思想之洪流,享其彻悟之妙,思其困惑之苦。当脉络披尽,道显眼前,会意之处,人文、自然、社科皆会于一处,道术一体,天人合一。
二 泛读之法
陶公渊明所言,即是此法,苏轼“三上”读书亦是此法。人生有限,以有涯随无涯,茫荡无迹,如烟灰浮云,过眼即逝。人生喜好感悟,亦随物候移转,人殊世殊,随情就性,翻检书篇,亦乐趣如斯。
读书有趣泛读之法,不求来由,不求脉络,随性所致,得其意可,乖其义亦可,但求当下会意。
夜间醒来,随手翻阅微信,有一两句触动内心,暗自泪湿枕巾,醒来随即忘记,恍如一梦黄粱,其幽趣无人可知。
失意时瞥见梦晨书籍,其一语或点醒痴怨,人生悠然花明。
或如厕时五谷之气烦闷,得古人乱点鸳鸯,便觉俗世可爱。
读书有趣精读每有圣人庄严肃穆脾性,不压着性子难以成就。曾国藩以精神鞭打之法每每自责,正襟危坐,始能精读。
泛读每如凭云看山,既可眼睛赏取无尽风光,亦可心向往之又不可与人道,只应邀月把酒,忘乎天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