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14年写的,如果那个时候接触到,且有商业意识,还真是可以试试。即使到了现在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说说我第一遍记忆和认同的点。
1. 最核心的还是产品,一定要能解决问题,当然最理想的还是差异化产品,或者更加质优的产品。产品一定是要以实现客户价值为中心,不做自我yy的“艺术家”。
2. 要有流程体系,好复制。这个流程是针对各个岗位的,这样员工更替的时候有交接。其实机构大了或者连锁经营会更凸显,所谓大机构病就是流程繁琐。能发挥出人的最大主观能动性才是好的制度。
3. 关于吸粉。这个是建立新客户鱼塘。先定位很重要,这样才能有客户画像,然后要设置诱饵,下勾子勾进来。书中有15种方式,确实也是现在大家在做的事情。有价值的地方一定是实操过知道哪些路走的通哪些走的不通的。也是要看什么核心产品啦。
4. 有点有意思的,性价比最高的核心产品反而是引流产品,利润高的是哪些不起眼的周边,如小米的耳机音响等,新东方的学游(概念认同,但新东方最高利润的还是大班课)。有启发。关键还是成交三把金钥匙:信任,有用,无风险。
5. 捞鱼这块也着墨颇多,对体验课的线上线下的活动设计,如何设计一场招生活动,体验课的方式,优惠方案等等,可以变成课程卖给校长们。应该再加个opp讲座培训。
6. 后期,也就是如果促进老客推荐,这才是真正的利润点,卖新客产品只要不亏本就行。也就是4中所说的理念。因为促进已经建立信任的老客户再次购买高阶或者VIP课程是一个方式,另外的就是要使他们被动介绍。靠客户主动介绍的往往容易断层,这个体会我最深了,要想办法设计让他们被动推荐,书里写的不太明确,我还会再读这个部分。
以上是初读的收获,读的过程中感觉更适合k12的招生和艺术类别,不太适合留学这样细分领域。不过有些环节如流量,群运营,和引流,老客这几个环节我会分开再读读。
这个主题,现在培训也不少,自己还没有形成批判性思维,还是一个输入的过程。那这个月的学习主题就它吧。线上运营的模式一定是未来主流啦,我现在要规划一下时间,管理好精力来学习,并且得有个口子可以尝试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