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报名参加了两个写作班,脑子里想到的故事很多,很乱,都想写,反而都写不了。我打算专心写完一部作品,再写下一部。
我想写的是小说,我的强项是人物对话,弱项是景物描写。《毛姆的阅读课》中写到小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些阶段是重写景,哪怕主人公出门买个面包,作者都会非常细致地描写路上的风景,店铺的陈设和货物。但是,后来作家们也逐步意识到写景也是要为小说情节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所以无需长篇大论的写景,更不能为了凑字数而写景。
说回正题,今天想要记录的素材是关于几个朋友的大学生活。因为大家的学校不同,所以也有不一样的大学生活。为了简单记录,人物用字母表示。
A是一个女生,学的是理科,明显是比我们几个人要聪明一些,而且她上大学的地方是温州,经济发达,不少人都有经商头脑。所以,A全寝室都做过兼职。她们帮同寝室的一个同学卖过手套,一个寝室一个寝室营销的那种,没有提成,最后那位同学请大家吃了一顿大餐。她们给培训机构发过传单,那家培训机构离学校很远,全寝室的人一起出发,坐公交车前往。发一天传单大约是40元,晚上回学校的路上,她们就买了不少水果犒劳自己,结果用完了一天的工资。所以整体算起来,一天花出去的钱反而更多。最后,她们选择做家教,并且稳定了下来,一个月的收入可观。问家里要钱也很少。
这真是不错的大学生活体验。别人在打工赚钱的时候,我们寝室的四人还真的是象牙塔里的学生。因为当时校区离市区远,我们都不怎么出去。大学生活很快乐,搞搞社团,泡图书馆、考研,好像也还不错。我妈妈经常抱怨我大学的生活费多,那个时候我每月要花1200元,因为有时候买套书就去了两三百。其实我很少买衣服,护肤品都不用,但就是存不住钱,要么买书,要么报课,要么去旅行。
还有一个女生B,她们寝室也去体验过打工生活,只是回来的路上挤公交的时候,B的钱包被偷了,里面还有她们一天的收入。B略带伤感地说:“我们的打工生涯就此断送了。”
这时候我想起来,当年我们班男生有送外卖的,骑个自行车就各个寝室楼送,很辛苦,也不知道生意好不好。A说她们那时候连女生都有跑外卖的,也有女生装外卖,外卖店老板的儿子还看上了她们班的一个女孩子。
回忆起高考、大学生活,仿佛这些生活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但又好像在眼前。总觉得时光匆匆,留不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