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伤寒论·麻子仁丸方》|乡野拾遗

《伤寒论·麻子仁丸方》|乡野拾遗

作者: 寒A | 来源:发表于2021-05-19 23:32 被阅读0次

麻子仁二升(甘平) 芍药半斤(酸平) 枳实半斤(炙,苦寒) 大黄一斤(去皮,苦寒) 厚朴一斤(炙,去皮,苦温) 杏仁一斤(去皮尖,熬,别作脂,甘温)

右六味,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二服,渐加,以知为度。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发热,阳明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胁热而便脓血也。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蘖皮汤主之。

相关文章

  • 《伤寒论·麻子仁丸方》|乡野拾遗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甘平)芍药半斤(酸平)枳实半斤(炙,苦寒)大黄一斤(去皮,苦寒)厚朴一斤(炙,去皮,苦温)...

  • 《伤寒论·麻子仁丸方》|乡野拾遗

    麻子仁二升(甘平)芍药半斤(酸平)枳实半斤(炙,苦寒)大黄一斤(去皮,苦寒)厚朴一斤(炙,去皮,苦温)杏仁一斤(去...

  • 润下剂:麻子仁丸 五仁丸 济川煎

    麻子仁丸 《伤寒论》 麻子仁丸小承气,杏芍麻仁治便秘, 胃热津亏解便难,润肠通便脾约济。 五仁丸 《世医得效方》 ...

  • 麻子仁丸

    方歌: 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 润肠泄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 火麻仁:补虚、润肠通便 杏仁:降气、止咳平...

  • 《伤寒论·抵当汤方·抵当丸方》|乡野拾遗

    抵当汤方 水蛭三十个(熬,味咸,苦寒)、虻虫三十个(熬,去翅足,味苦,微寒)、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味苦甘,平)、大...

  • 《伤寒论·大小承气汤方》|乡野拾遗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苦寒,酒洗)、厚朴半斤(苦温,炙,去皮)、枳实五枚(苦寒,炙)、芒硝三合(咸寒)。 右四咪,...

  • 《伤寒论·桃花汤方》|乡野拾遗

    桃花汤方 方剂: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甘温)、干姜一两(辛热)、粳米一斤(甘平)。 服用: 右三味,以...

  • 伤寒论·白散方|乡野拾遗

    白散方 桔梗三分(味辛苦,微温)芭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平温)贝母三分(味辛苦平) 右件三味为末,内芭豆,...

  • 伤寒论·半夏泻心汤方|乡野拾遗

    今日农场忙碌,回星城定然要理疗。 小说也没有更新,也就分享《伤寒论》吧。保持一个学习状态。估计定时发文时,某人正牵...

  • 《伤寒论·猪苓汤方|乡野拾遗》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甘平)茯苓(甘平)阿胶(甘平)滑石(碎,甘寒)泽泻(甘咸寒)各一两。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伤寒论·麻子仁丸方》|乡野拾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nm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