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德即性,无时空,常自在

德即性,无时空,常自在

作者: 博臻日创 | 来源:发表于2018-12-13 20:06 被阅读0次
德即性,无时空,常自在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后期的环境,导致心性的变化,形成了千人千面。德即性,德性,人的道德品性,自然至诚纯朴之性。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贤人尊敬此圣人道德之性,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德即性,无时空,常自在

德是下功夫,是有志于道,德在心里而行诸于外的就称为德相,譬如走路、行仪……都可表现出一个人的德相来。古语有腹有诗书气自华,举手投足见雅俗之说,德也是自我的教育,是内心的修为的折射。

德性的价值本身就包含着规则,它告诉人应当做的和不应当做的,让人知是非,懂礼仪,知廉耻。以德为先,德是人的本性情的思想,跨越时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作过定义:“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德即性,无时空,常自在

德在人先,利居人后,积小善而成大德。人的德性使人根植于内心的善良本性未变,并获得其内在的品质。

德性是使人获得幸福的源头。有德性的人,一定是道德情操高尚、心地善良而达观宽厚的人,会以慎独自律约束自己。内在德性品质让人身心无羁绊,活着襟怀坦荡,率性从容而乐得自在。(韩荣)

德即性,无时空,常自在

相关文章

  • 德即性,无时空,常自在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后期的环境,导致心性的变化,形成了千人千面。德即性,德性,人...

  • 自在歌

    真自在,真自在,秋风秋雨任我来。浮性常孤傲,举目不识人。无尘世烦忧,无俗事羁绊。怒则指青天,恨则扑地言!我狂...

  • 我说死无常

    以有死无常,此生无有利;以有轮回故,此身成有益。常不可得苦,苦亦不自在;不自在无我,无常即空义。苦因唯执取,惑常或...

  • 鼎然2018修行篇:道德论(2018.1.7)

    Saṅgha:संघतिपाई 13:37 道为流畅无有染杂之性,德为平实无有做作之嫌。道如水,清澈即德...

  • 读书

    喜欢读书的人,人品不会坏,人品不坏的人,不会做无德之事。因为常读精品力作,多与作者跨越时空地对话交流,不仅能增知长...

  • 太上老君清静经图注•真常品第十二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注:真常应物者。无念纷扰谓之真,五德五元谓之常,感而遂通谓之应, (发...

  • 观自在

    何为观自在? 即时时观自性当下之在。 自性即空性。 空性即无生、无灭、无限。

  • 低头观自在抬头照十方无低亦无抬时空长流爱

  • 何为佛,何为经?

    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

  • 佛既非人非圣,那求佛莫不是求一个心安理得?

    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碦。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德即性,无时空,常自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ti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