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听朋友说永宁古城的“火勺”很好吃,我疑惑地问:“是火烧吧?”“是勺子的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儿。”朋友解释说。10月20号,我和爱人踏上了寻觅美食之旅。
永宁古城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起初称作“寒江城”,后来其毁于战火。明成祖朱棣为保护十三陵以及拱卫京师,设永宁县,取“其宁唯永”之意,并筑墙建城。现在的永宁已改为镇,归属北京延庆区管辖。内有玉皇阁、火神庙、三义庙、天主教堂、古城墙遗址等景观,以火神庙里的明代壁画和天主教堂的彩色玻璃窗尤为有名,而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享用美味。
玉皇阁旁边的仿古街是永宁最热闹的地方,我们便直奔而去。街道两侧的商铺鳞次栉比,火勺店更是一家挨着一家,我们最终选择了“火勺王”进餐。我对如何制作火勺十分感兴趣,就凑过去参观其烤制过程。头戴白帽的大师傅娴熟地从发面团中揪出一大一小两块面剂子,然后将大块擀成薄片,而用小块去蘸一个碗中的料汁,再裹于面片之中,揉捏到一起。“这碗里的是什么?”我好奇地问。“是用花椒面、油、盐以及面和成的椒盐。”师傅回复道。
“那它为什么叫火勺?”我急切地想知道困惑自己多年的疑问。“因为它的形状圆圆的,像个勺子头。”师傅耐心地解释着,大概他觉得我们是外地人,又开始主动讲解起有关火勺的学问。火勺最早由古代驻军发明,由于它易于保存,且非常抗饿,所以深受官兵的欢迎,慢慢演变为永宁一带的特色美食。它的制作需要先烙后烤,不上油,就为保留面香味儿。捏开火勺,里头可以夹一切,像煎鸡蛋、油饼、辣片、猪头肉、火腿、海带丝、生菜、辣椒等等,应有尽有,能满足不同口味食客的需求。
我和爱人为了品尝原汁原味的火勺,并没有夹其它配菜,只要了两个素饼,一块五毛钱一个。刚出炉的火勺皮脆瓤嫩,一口咬下去,裹着椒盐味儿的热气沁人心田,果然名不虚传。我们还点了两碗被称作“火勺伴侣”的豆腐脑,丝滑柔韧,汤汁浓郁,一口干饼、一勺豆腐脑真的是绝配,而永宁豆腐也是古城的特色美食之一。
这里的豆腐用“酸浆”做卤,点出的成品软嫩并富有弹性,用其做出的豆制品更是五花八门。我们吃饱喝足之后,拐进一家豆腐店,准备采购一批美味。店内的品种非常丰富,两侧摆满不同口味的制成品,煮的、熏的,辣的、五香的,方的、长的,琳琅满目。“一律15元一斤,先尝后买。”老板不停地向来客招呼着。我们收获颇丰,出了店门就迫不及待地大快朵颐起来,真的是个个劲道入味,食之不辍。
我俩边吃边逛,又有了新发现。古街与其说是商业街,不如叫农村大集。街上的文旅商品并不多见,反而充斥着各种土特产和农产品,诸如核桃、油栗、大枣、山楂糕、茄子干、葫芦条等等,等等,也有锅碗瓢盆、蒜臼、腌菜缸,还可现杀活鸡。更可喜的是,街上的蔬菜大多按堆儿卖,一堆大白菜、一袋子有机菜花都只要5块钱,便宜到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反复问询后才确定没有听错。
一通游逛后,我们终是满载而归、满心欢喜,欢喜于解开了之前的心结,欢喜于亲近了期盼已久的美味,更欢喜于漫游价格洼地的畅快。而最令我们心旷神怡的是古城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以及蕴含其中的人间烟火气息。永宁留存的古迹虽不多,但它仍广受欢迎,根源就在于物美价廉的特产,可谓美不胜收,其美在淳朴自然,美在能勾起人们对从前慢生活的眷恋。
2023.10.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