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击木长歌
上周,一位“知友”在我写的某篇文章后,留下一段话:
“可怕的是,我总是能够分分秒秒的原谅他人,但却对自己的错误无法释怀。活得太累。道理都懂,但根本做不到。”
善良的人,总是最容易受伤,也最容易原谅,仔细回忆了下,深交的几个朋友里,都有这种特质,而且是“重度患者”。
或许是上帝在造我们的时候,把善良打翻了吧,所以自己犯错时,总是耿耿于怀,而别人犯错后,只要道歉,就能分分钟原谅。
我总是很喜欢和情绪外露的人聊天,因为不用劳心地揣测别人的心思,可以随意地侃侃而谈,或许,在很多方面,我们都是同一类人吧!
突然想到一个词叫“奔命”!于是,想写一篇关于它的东西,就像“生活不会善待我们,我们只能善待自己”。
(1)
偶尔看到的一段话,我把它记录在自己的笔记上,待某天用到,此刻,正是。
“当你的噩梦,不再是怪兽流沙,而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时,你就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
而有些人,却等不到噩梦变成生活中的苦难,也等不到长大,便已早早凋零。
甘肃女孩跳楼事件,看尽了社会冷漠的同时,我深层次地思考了一下:
悲剧,往往是一个人在经受多重打击之后,才会做出的决定,“哀莫大于心死”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敢于正视死亡的人,没有哭喊,没有诉求,甚至没有对生活美好和家人幸福的任何留恋,他们就是那样平静的,坦然的,等待与自己曾经无比留恋的世界告别。
谁之过?很多人!一次又一次的绝望!老师、父母、楼下的人、消防员、甚至是女孩自己!
导火索是老师,是她将一个天真烂漫的心,变得对世界充满憎恶,觉得世界污浊不堪。有些文章甚至还在为那位老师叫屈,博取同情。我却觉得错了就是错了,再多的乞求,也换不回我的怜悯,因为当初他明知道是错,还去做了,既然做了,就要承担后果!
一次次打击,有很多,譬如作父母的,难道不知道女儿经受的是什么吗?如若多一点关怀,多一点对话,多一点声嘶力竭的反抗,或许结果就不一样啦!
譬如消防员,痛哭的同时,我想也有一丝愧疚吧,至于愧疚是什么,我并不知道,但我会选择原谅。毕竟,他尽了最大的努力。
譬如楼下的“看客们”,就算上面的人听不见,就可以言语肆无忌惮,就可以只在楼下看热闹,唯独不能在楼下救人?
在为社会上存在很多鲁迅所谓“看客”悲哀的同时,我也为那些不肯直面生命,不肯善待自己的那些人,感到悲哀,说到底,最后决定生死的,是我们自己。
我不知道这样说,是对是错,我也不想责备谁,既然错误已经酿成,我们就只能用自己客观的想法去评断——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我们应当怎么做?怎么避免悲剧的发生?生活从来不天真,活着的本身就是在“奔命”,生活不会善待你,而你只能善待自己。
(2)
很喜欢席慕蓉的一首小诗,是大学时看散文诗集时摘抄的:
《青春》——席慕蓉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麽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後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著泪,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是啊,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一转眼,父母已老,我们已长大,身边的人越来越少···
不禁想起一年前买过的一本书,叫《此生未完成》,看完那一刻开始,我便做了个决定——“惜命”!
作者于娟是个彻彻底底的“浪子”,然而,她却早早地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离开了身处童年的孩子,离开了还青春正好的丈夫,离开了还体健安康的父母。字里行间,我觉得,如果上天给她重来一次的机会,她绝对会毫不犹豫地抓住。
她的离开,固然与“庸医”和“病急乱投医”有关,但身体的病症,都是不断积累的。
倘若她没有在年轻的时候,胡吃海塞,完全不顾身体的承受能力;倘若她没有在考试前,疯狂地不眠不休地背诵专业知识以应付考试,而平时玩地找不到北;倘若她没有为了完成某些目标过度地熬夜,注意一下身体···也许,结局会很不一样!
可惜,生命没有倘若,也没有如果,更没有也许。每个人的抉择不同,“奔命”的方式不同,结局又怎会相同?青春从来仓促,先过好自己,才能推己及人,才能被更多人爱,才能爱更多人!
(3)
那些揪着你一个问题不放的人,他们不会对你的人生负责,冷眼和嘲笑是他们的权利,你改变不了他们,只能改变自己!
这些年,看的书很多,走的路也很多,但最后,还是不免会想起杨绛先生,和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的那本《走在人生边上》:
“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是虚度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灵魂既然不死,就和灵魂自称的“我”,还在一处呢。
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炉,烧炼出一批又一批品质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质也不相同的灵魂。有关这些灵魂的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只能胡思乱想罢了。我无从问起,也无从回答。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不知为不知”。我的自问自答,只可以到此为此了。”
以上两段,仔细回忆了一下,大概是我见过了最朴素的,关于人生的一个回答了。没有轰轰烈烈的悲壮,没有铭心刻骨的告别,没有恸哭流涕的哀伤,有的只是一份坦然,一份安详,一份自我。细细一品,还有种《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里“人的一生该怎么度过”似的,带着平凡的崇高感。
万能的时间定律里,有这样两种规则,一种叫坚持,一种叫没时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时间同样是有限的,纵观古今中外,成功往往取决于,你能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生命里,毫不浪费时间地选定一些好的习惯,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奔命同样如此!
你只有找到目标,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才能迅速权衡利弊,击垮生活中所有的困难;才能不畏惧生命中所有的苦难,一步步地战胜自我;才能懂得生命的可贵,善待自己,推己及人!
待在舒适区太久,就容易形成固定思维,一旦被打破,就容易慌不择路,窜进早已等待着自己的生活“陷阱”,这就是思维定式。我们的人生,就是不断地打破一个个定式,完善自我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