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外经》——考订经脉第十七(3)

《黄帝外经》——考订经脉第十七(3)

作者: 古原青草 | 来源:发表于2019-02-19 12:48 被阅读82次

脾与胃为表里,脾内而胃外,脾为胃所包,故络于胃。脾得胃气,则脾之气始能上升。故脉亦随之上鬲,趋喉咙而至舌本,以舌本为心之苗,而脾为心之子,子母之乞自相通而不隔也。然而舌为心之外窍,非心之内廷也。脾脉虽至于舌,而终未至于心。故其支又行,借胃之气,从胃中中脘之外上鬲,而脉通于膻中之分,上文于手少阴心经,子亲母之象也。

评述:表里为夫妻,有主内外之分。相克如君臣,有上管下之职份。相生如母子,有养育的职份。

相关文章

  • 《黄帝外经》——考订经脉第十七(3)

    脾与胃为表里,脾内而胃外,脾为胃所包,故络于胃。脾得胃气,则脾之气始能上升。故脉亦随之上鬲,趋喉咙而至舌本,以舌本...

  • 《黄帝外经》——考订经脉第十七(2)

    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者,又谒相之门也。心主即心包络,为心君也。肺凜天王之尊,必奉宰辅之令,所以行少阴心主之前而...

  • 《黄帝外经》——考订经脉第十七(4)

    雷公曰:心经若何?岐伯曰:心为火藏,以手少阴名之者,盖心火乃后天也。后天者,有形之火也。星应荧惑,虽属火而实属阴。...

  • 《黄帝外经》——考订经脉第十七(1)

    雷公问于岐伯曰:十二经脉,天师详之,而所以往来相通之故,尚未尽也,幸宣明奥义,传诸奕祀,可乎?岐伯曰:可。肺属手太...

  • 《黄帝外经》之十八《考订经脉篇》

    雷公问于岐伯曰:十二经脉天师详之,而所以往来相通之故,尚来尽也。幸宣明奥义,传诸奕祀(yì sì)可乎?岐伯曰:可...

  • 二卷之考订经脉3

    心为火脏,以手少阴名之,盖心火乃后天有形之火也。星应萤惑,虽属火而实属阴,且脉走于手,故以手少阴名之。他...

  • 《黄帝外经》之十五《经脉终始篇》

    雷公问于岐伯曰:十二经之脉既有终始,《灵》《素》详言之。而走头、走腹、走足、走手之义,尚未明也,愿毕其辞。岐伯曰:...

  • 《黄帝外经》——经脉终始篇第十四

    雷公问于岐伯曰:十二经之脉既有终始,《灵》,《素》详言之,而走头,走腹,走足,走手之义,尚未明也,愿毕其辞。岐伯曰...

  • 《黄帝外经》之十四《经脉相行篇》

    雷公问曰:帝问脉行之逆顺若何,余无以奏也。愿天师明教以闻。岐伯曰:十二经脉有自上行下者,有自下行上者,各不同也。雷...

  • 《皇帝内经》一

    《黄帝内经》为什么以黄帝为名? 在汉代,除了《黄帝内经》还有《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外经》——考订经脉第十七(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bx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