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看到一位中学老师朋友发的朋友圈:
听了一节历史课。
南京大屠杀。讲到日本鬼子的罪行,两个十恶不赦的家伙杀人比赛,一个杀105,一个杀106,因为不知道谁最先杀到第100个,无法决出胜负,于是进行第二轮比赛。
这时候,有笑声!
有笑声!!
虽然只有那么一两声笑声,
但是,足以让人毛骨悚然!
想起前两天学生看电影的事,我评论道:我给学生看电影《长津湖》,开头有一个镜头,伍千里的弟弟伍万里抱着哥哥的骨灰回来了,学生居然笑了,当时,我就火了,把他们熊了一顿。
他回复道:不能只靠熊。熊得这次不笑了,不代表下次不笑。熊得当时不笑了,不代表转身又笑。
他的语言很犀利,有一种鲁迅式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然而,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只做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和批评者,而是要抓住恰当的教育契机,给学生以正面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其实就是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从而引导人做出相应的行为。
中小学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接受了怎样的教育,受到怎样的影响,就会形成怎样的价值观,而价值观又会指导他的一言一行,所以,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抓住任何一个教育契机给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看电影《长津湖》,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时,同学们对那段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已经有所了解,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就牺牲在朝鲜战场,毛主席痛失爱子的那种深切悲痛感同身受。电影中惨烈的战争场面带来的视觉冲击,更加震撼人心。历史不能忘怀,革命者的血不能白流,必须让学生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用血肉之躯换来的。我还准备让学生看《南京南京》,了解那段被侵略的屈辱历史,记住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苦难。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不仅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更要培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事业观、审美观等。一个人,只要三观正,为人处世就不会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