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贵州榕江最高气温已飙升到35℃以上,而球赛现场的气氛,比天气更火热。县城体育馆作为村超举办地,当天赛事包括4场小组赛。当笔者赶到现场时,第二场小组赛已经开始,晚上两场对决延续到深夜12点结束。穿着民族服饰的各村啦啦队,肩挑手捧西瓜、糯米饭等特色食品,敲锣打鼓高调进场,边走还边跟身边的村民们打招呼,将美食免费分享给球迷品尝。
球场主席台上方,“贵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横幅特别醒目,环视场馆四周,观众席上挤满了人,有五六岁的小孩,也有六七十岁的大爷大妈。懂不懂球不重要,重要的是共享快乐。每到中场休息或一场比赛结束,各苗村侗寨自发组织的暖场活动就轮番登场,比拼气势。村民们表演着侗族大歌、苗族芦笙舞等节目,与现场数万观众一起互动,将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当天是周末,赛后据统计,4场比赛前后吸引了各地游客6万余人......
今年5至7月的每个周末,如火如荼的村超比赛在贵州榕江举行。火热的现场氛围和“接地气”的办赛风格引发广泛关注。20支由当地群众自己组成的球队以及场均五万人的观众数,用激情和欢呼,点燃了夏日夜晚,氛围不亚于职业大赛。村超本质是享受足球的快乐。农民、打工人、学生和社会无业青年,只要爱球,都可参加选拔。村超的存在,给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享受足球的快乐,这样的意义就远超比赛结果!
榕江村超究竟有多火?开赛短短几天就被社会各界以及国家、各省市主流媒体争相宣传。新华社、人民日报、贵州电视台等传媒均组团采访报道。村超比赛不仅引得线下狂欢,网络直播流量和短视频传播量也超三亿次,相关内容全网浏览量超20亿次。除了足球本身,榕江小香猪、小香鸡等接地气的奖品,以及吹芦笙、民族服装走秀等民俗表演也引得全网热议:“论氛围,还得是贵州!”
看上去土味十足的乡村赛事何以如此火爆?据专家解析,因为它们是民间孕育的产物,基础深厚。榕江人的足球基因,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植入。现在许多村寨都有球队。榕江县有免费开放的标准足球场14块,2016年被评为省级校园足球试点县,2021年评为全国首批县域足球试点。
村超是一场“足球+民族文化”盛宴。村超把大家的心聚在一起。多一块球场,村里就少一张麻将桌和酒摊子。面对村超文化现象,面对村民强烈的精神需求,政府应该如何做好供给、发挥基层文化团队活力,乡村精神文化层面的振兴如何助力经济发展,都是亟待探索解决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