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4日,第十八期北大软微-八分量协同实验室学术沙龙活动继续展开。北京大学的沈晴霓教授、方跃坚副教授、Trias胡志琳以及软微学院李聪、冯新宇、张晓磊、辛武、徐博等多位博士生、硕士生参与了此次沙龙。
通过此前对许多前沿加密技术的分析和论文解读,本次沙龙主要确定了属性加密、加密优化、代理签名三个未来研究的重点研究方向。沈老师指出,研究首先并不必局限于实现某一个具体方案。
沈老师进一步阐释说,如签名、加密等技术与区块链相结合,目前已经不是一件很稀奇的事,问题是结合以后究竟有没有价值呢?因此首要的重点可以放在研究其实现难度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上,比如共识算法的提出、性能优化、区块如何设计等。
这是很有远见的做法。我们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任何一项技术与区块链的结合之前,都要进行反反复复的探讨和可行性验证,而具体实现已经是相对往后的步骤了,仓促上马的产品,其实际效果很难得以保证。
目前,很多团队都在宣称将各种新技术加进自己的区块链产品中,尤其是此前牛市的时候,几乎一条新技术结合的新闻就能带来一轮猛涨。但事实上,任何技术与区块链相结合,其价值终归要回到对链本身有所优化上,不能加了某个新技术进去之后,对链本身没什么影响,甚至还拖慢了性能。即便知名度高如以太坊,围绕着分片技术进行了多次的讨论与升级,结果也始终差强人意。
沈老师认为,围绕着代理签名、加密优化等技术,重点在于找准他们的重点场景、真实场景,而非把它们放到某一个链上仅仅作为噱头来展示。
李聪博士认为,开发语言版本众多,难以统一,往往一个功能可能用不同语言的编译会带来很大的工作量,倘若能够开发一门通用语言,说起来很宏伟,但确实能够带来很大的便利。
沙龙上大致提了几个现在流行的加密技术,如哈希函数,及知名度最广的SHA-256,我们知道,哈希意味着输入任意长度的字符串通过密码运算来实现固定长度的输出,比特币使用SHA-256来运行,在SHA-256的情况下,无论你的输入有多大或多小,输出总是有一个固定的256位长度。这对于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事务校验时非常关键,使得非常适合密码应用。比特币在以下采矿及创建地址中会使用到SHA-256。
SHA-256之于比特币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要接入区块链的技术也是这样,不仅仅是锦上添花,是要有切实的作用。
接下来与会的博士生硕士生大致介绍了一下自己的专业及研究领域,各位同学按照自己擅长的领域大致定了一下具体的研究技术。先按roadmap推进,从最基础的开始,下一期沙龙由博士生李聪来对ABE/AES加密的应用需求做出介绍。重点探讨哪些点可供应用,同时大体分析一下其技术原理。先把原理搞清楚,跟踪重要技术点,暂时不去深挖其所有细节。
Trias每周都会和北大举办沙龙活动,对区块链技术以及Trias项目有疑问的小伙伴可以随时将问题抛在技术交流群里,我们会及时作出回应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