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人生最无助的时刻,我遇见了一位基督徒,她告诉我关于这些宗教中如何看待世界,如何从纷繁世界中脱离出来。我也经历了大半年的宗教生活,我好像只有暂时脱离出来那些让我窒息的事情我才能对我目前的处境有更清晰的认知,对我世界观的重建才有了一个自己的判断。我以前一直在到处找答案,为什么我妈妈会遇上很大的刑事案件,别人都没有像我这样刻骨铭心的痛苦,又或者是为什么当时我刚刚从抑郁中恢复,我最亲近的叔叔又中风了,我以为生活不会对我那么残酷,那一刻我绝望了,只想自暴自弃了,我觉得生活干嘛这样对我?我很埋怨世界。
然后那位基督徒告诉我,要从问题中脱离出来,我一度就像是一个生活的失败者,逃到那个宗教领域去疗伤。对那个时候的我只能如此,就算旁人说我是懦夫我现在看来都无所谓,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没去代入另一个人的角色去感受他的世界。后来我应该进入了下一个阶段,我开始问自己,宗教里能有生活的全部答案吗?也未必,我开始接受现实,改变我当下可以改变的部分,对于各种视频中的观点,我会有自己的思考,哪些观点适合我,哪些并不是,就连看书,我也不会轻易听信权威,因为我开始相信自己的力量了。
尽管我前段时间经历了生活的低潮期,生活肯定也有上升期。我在初中和大学的时候就是好的周期内,那个时候只是努力学习知识,轻松就能得第一,虽然累,但是能力确实得到很多提升,不得不说我在青少年时期还是养成了很多优秀的素质,比如好钻研、勤奋、不轻言放弃、迎难而上。只是成为研究生以后,社会选择变多了,我发现我迷失了,因为自己无法成为理想中总是优秀的人,我对我所有缺点,都变得不够接纳了,因为社会上那些人都喜欢第一名,得到人的认可和赞赏是每个人都需要的,那我总是不能得第一的时候呢?我怎么面对那个无法始终优秀的自己呢?我会如何和那个我相处呢?
我的自我批判让我陷入了困境,挫败感让我一蹶不振,最近喜欢上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海灵格写的诗《我允许》,就在告诉我,就是要全然允许,包括我当下的现状,我暂时就是没法成为佼佼者,可是那又如何?就算我不接纳这样的我,我也允许我的不接纳,给自己充分的空间去做我自己,这对于情绪内耗严重的朋友,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对情绪就是要允许它流动,因为它都是想法在身体层面的反映。不论是宗教里要念什么,还是冥想中的观察呼吸,都是在培养我们的觉察能力,觉察我们的想法,带着觉知去享受生活每一刻,包括当下看起来很讨厌的日常工作,你把自己已知的全都做好了,再来看看你是不是能达成目标。而不是还没开始做,就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可能失败,失败后是不是很丢人。
就算是再优秀的人,也都是从当下每一个能做好的一小步开始的,愿你我都能安住当下,如果真的难受了,你去给自己难受的时间,哪怕三分钟也可以。因为这个世界上唯一能陪着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好好善待自己,才能一直前进。
负面消极情绪来临时,多数是理想的自己、预期的结果和当下的自身现状不符合,这时候除了接纳,你越是逃避,越是抗拒,你的心越受伤害。希望每一个完美主义者都能理解这点,可以减少生活中不必要的痛苦。没有那些痛苦和抗拒,我们其实都能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