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娃》主题的开展,大二班“中国民俗美食街”也开业啦!这里有丰富多样的中国美食,有蕴含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各种挂饰、摆件、服饰等。所以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体验美食带来的享受,也可以感受中国文化。
一、美食街里的角色分工
角色区的顺利开展,一是需要丰富的材料支持,一是需要明确的角色分工,比如“需要几个人?”“每个人要扮演什么角色?”“不同的角色需要掌握哪些询问语?”等
第一次来到美食街的HY、SS、MM非常兴奋,他们直接开展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但是开展的活动并不固定,比如MM一会儿拿点蔬菜放到锅里炒菜、一会儿又去收钱、一会儿又给客人们端菜,可见,他们没有明确的角色分工。于是,我结合孩子们的已有经验进行引导:
师:餐厅里都有哪些角色呢?
幼:嗯… 我知道!有厨师!
幼:服务员!还有收银员!
师:对呀,餐厅里最基本的角色是厨师、服务员、收银员。那你们怎么来分工呢?
幼:要不我来当厨师吧!我最喜欢炒菜了,我在家里经常帮妈妈做饭!
幼:我想当收银员…
幼:我当服务员!
师:每个角色都可以做哪些事情呢?比如厨师可以做什么呢?
幼:可以炒菜!可以去做蛋糕!
师:那服务员呢?
幼:服务员可以给客人端菜。
师:还可以做什么呢?
幼:嗯……
师:如果客人点餐谁来记录呢?
幼:服务员可以记录!
师:收银员可以做什么呢?
幼:可以收钱。
师:可是如果一直站在那里收钱,没有小客人来会不会太无聊了呢?要不如果店里没有小客人,收银员和服务员一起整理橱柜,把橱柜上的物品分类摆放整齐怎么样?
幼:好呀!老师!
经过一番明确的分工,每个名幼儿都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所以美食街里的的活动变得更加井然有序啦!
二、我会点餐和记录
初来美食街的小客人们,开始选自己喜欢的菜品。
“我喜欢吃肉串。”
“我想要吃一些蔬菜。”
“要不我们吃西兰花吧!”
但是,我发现,虽然孩子们有前期去饭店吃饭的相关经验,但是这种经验仅限于小朋友作为“顾客”的经验,而对于扮演“服务员”的幼儿来说,“如何询问客人的需求”“如何及时记录客人点的菜”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于是,我进行了干预。
师:刚才小客人来点餐,服务员怎样才能记住小客人点的菜呢?
幼:嗯… 要不我们记下来吧!(EX说道)
师:是呀,服务员需要把小客人点的菜及时记录到点菜单上。
幼:可是,老师,我和我妈妈去吃饭的时候,就可以扫码点餐,就不用再写到本子上了。
师:你说的这种点餐方式是微信扫码点餐,这样的方式更加便捷,所以点餐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微信扫码,也可以记录在本子上。
说着,“服务员”EX拿来了点菜单和笔,询问到小客人:“请问您想吃点什么?”
小客人:我想吃烤串
EX(服务员):请问需要几串?
因为周末的时间孩子们到饭店里体验过点餐的过程,所以对于简单的询问语他们幼相关的经验。
三、美食街里的优惠活动
“今天有优惠活动啦!吃一顿饭可以送一把扇子!”
我们发现,虽然美食街刚开业的时候来吃饭的小客人比较多,但是过了一会儿美食街里就没有顾客来吃饭了。于是,我和美食街里的孩子们开始思考,如何吸引更多的小顾客?那就是可以进行优惠活动。
师:你们都知道哪些优惠活动呢?
幼:嗯… 我知道!我们可以吃10个烤串送一个包子!
幼:还可以吃满100块钱,减10元!
师:对呀!我们还可以邀请娃娃家的小朋友来吃一顿饭就体验一次捏面人怎么样?
幼:好呀!
于是,孩子们一起把美食街里的优惠活动写在展示板上,并向娃娃家的小朋友进行宣传,来吸引更多的顾客。
在表征优惠活动的时候,我引导孩子们要用数字表示每一条优惠活动或者用打格格的形式,这样每一条优惠活动小顾客们都能看明白。
以上:
1.幼儿的活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而角色区的活动开展离不开幼儿前期生活经验的丰富,比如关于去饭店吃饭的流程:点餐、进餐、买单,以及顾客和服务员的对话等。因此,在每个主题的角色区开展之前,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到店里体验,这有利于幼儿将生活中的经验迁移到区域活动中。
2.角色区的有序开展,需要幼儿角色的分工、合作,比如餐厅里的厨师、服务员、收银员,这有利于幼儿在开展活动时各司其职,明确每个角色的职责。
3.角色区中,幼儿若想要开展“成熟”的角色游戏,教师需要循序渐进地引导,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从区域中材料的丰富到角色的分工到角色服饰再到后来价格的制定、优惠活动的制定等这些细节性的活动是需要老师有计划性的进行引导的,使幼儿的角色游戏不断完善、丰富,不断更贴近生活。
4.幼儿在符号表证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符号表证的多元性及条理性,比如同一个词语可以用多种符号表示,在表征不用的信息时可以用数字或者打格格的形式,让表证的内容更有条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