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来到无戒学堂的第十六天,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我同时想明白了三件事情。而这一切,来的出其不意又充满惊喜。
第一件关乎小说《众生》整理遇到的问题。
其实,这部小说已经完结,大约38万字。但由于是第一次尝试创作,并且断断续续写了七八年。现在再看最初几年的文字,内心颇为不满,所以必须进行修改。但是,修改和创作之间有很大区别,并且,修改的痛苦远远大于创作的痛苦。关键是我不知道如何着手。
然而,无戒学堂的学习让我悟出了很重要的一点:我之所以认为修改有难度,根本原因是潜意识里想速成,潜意识里不愿意做太多付出。现在,我终于下定决心,哪怕是重新来过呢,也要进行修改。是的,当有了重新来过的心态,修改也并不那么难。所谓的修改难是因为自己打心眼里不愿意太多付出。
并且即使因为这部小说的半自传性质,即使我不愿意做根本性的变动,也不想在情节上,或者人物上有根本性变动。这个“从头来过”的想法,也给我豁然开朗的感触。
接下来就是如何着手了。在每次开始写作时我必须首先解决一个难题:启动自己的小说思维。要知道,我已经有一年半时间没写小说类型的东西了,这段时间的阅读主要围绕工作有关的理论性书籍,理论性阅读和小说性阅读完全两码事。当我去做理论性阅读时,事实上小说性的思维是断片儿的,到现在大概至少断片儿一年半,我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来续篇?把这个断了片儿的部分再续接起来。
在无戒学堂,我努力阅读其他友友小说,包括自己的日更写作,都是想用各种方式激发自己,努力启动小说思维或者小说思路。今天我突然想起多年来的一个习惯—-读红楼。我以往的时间安排是平时忙于工作,暑假集中写作。开始动手启动自己小说思维的方式之一就是读小说,并且主要读《红楼梦》,阅读的过程中小说思维打开了,小说创作的灵感也就来了……简直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就它了,红楼梦!重读红楼,再次启动我的小说思维。
第二件事情关乎《众生》的未来发展。就在这一天,我突然对自己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清晰的前所未有的规划。初步打算写出众生三部曲,小说的未来发展也将按照三步去规划。
第一部刚刚完结,围绕母亲,围绕农村展开;第二部会围绕城市,围绕甄家第二代人展开;至于第三部,写作视野可以进一步转移到国外,围绕老甄家第三代和第四代人的奋斗展开。《众生》的命名其实是很沉重的,取自于众生皆苦。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从农村到城市到国外,这样一路推进的话,于沉重中又给人生一丝希望。在一瞬间产生对小说未来发展如此合情合理的设想,确实小小兴奋了一下。
事实上,我顶多想到小说发展的第二部。也即围绕老甄家第二代人,他们在城市的发展和打拼过程,根本没有想到会有第三部。
特别开心的地方还在于:如果说,在第一部写作中,自传的成分多一点的话,到第二部和第三部,我将尝试脱离自传,进入到另一种创作状态,实现作者对人物命运的真正操纵。这是一个挑战,但是,这种挑战令人莫名激动。
第三件事情是关于日更和小说创作之间的关系。
来到简书,特别感兴趣于日更挑战。但是日更没几天就遇到窘境,不知道如何很好地延续日更。事实上,这也是我来无戒学堂的另一个原因,想借着外力刺激把日更坚持下来。
初始阶段,效果确实不错。可这两天,又进入了懈怠通道。因为围绕无戒学堂的日更内容基本写完,再没啥可写了!那接下写什么,又怎么坚持日更?我又遇到了挑战。
从本心来说,我既不想机械地没事找事做日更,也不想让日更成为一件苦差事儿。那如何解决?这确实又是个难题!
今天真是个好日子,灵光一闪思路就出来了:把日更和小说创作结合起来。未来的日更内容可以根据下一部小说创作展开,围绕城市主题做一系列日更,为下一部小说写作积累素材。这个直接得益于无戒老师课程日更部分录音:让日更跟从小说创作,让日更围绕小说创作。如此一来,既能更好地坚持日更,又积累了小说素材,日更也变得有趣,不至于为日更而日更。这可真是两全其美的妙招。给自己来个大大的—-赞!
说这么多,其实真要感谢无戒学堂和无界学堂的各位友友,如果没有这一阶段的学习和互动,我今天恐怕不会有这么丰硕的收获和体悟。
今天,是我来到无戒学堂的第十六天,一个值得纪念日子。【无戒学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