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这本书带到了办公室,每当午餐后便站着消化,拿着它来读。除去出差的两天,大概6天时间看完了这本书。
《活着》总是让我想到之前看过的那本《望春风》,以中国近现代的大背景下,一个个微小个体所经历的悲惨人生。
福贵这个人,大概这一生与太多的人的死亡相遇,唯独他只身一人活着。他是余华笔下那个年代的倒影,经历了家族衰变,父母离世,亲手埋葬了儿子有庆,女儿凤霞,女婿二喜,孙儿苦根,妻子,甚至见证更多人的死亡,除了以地主儿子身份而活着的时间,其余人生都在面临着饥饿,贫穷、离去、衰老……
如果用这些死亡描述的他的人生,是多么的不幸和艰难。而作者余华为什么要用“活着”去给这个故事命名,“活着”应当是象征着幸运、希望和美好才对?福贵面临的一切,难道不是中国那些年代里里那些无法计算的悲剧中的一个吗?
不对,不对!福贵得以炫耀的快乐的少年是真真实实的让他觉得幸福的。就算赌博倾尽家产也因祸得福没落得个以地主身份枪毙的下场。就算足以被人落井下石的惨淡下场,妻子依然选择抛弃其父给予的好生活,与福贵一起下地种田,至始至终无怨无悔,如落没有这样的幸运,没有如此的妻子儿女,恐怕战乱中早已一心向死,谈什么活着滋味。
如若不是活着给予的希望,怎么能遇见偏头女婿二喜,将自己的女儿如此风光的嫁出去,那一刻的欢喜和感动的泪水,分明也是那样真真切切的幸福着的。
如若不是活着给予的责任,怎么能背着死去的儿子有庆走那么远的路,却将他葬在无人知晓的荒野。病倒的妻子受不了打击,聋哑的女儿凤霞还未出嫁,福贵要为这个家撑死一片天来遮风挡雨。
如若不是活着给予的惊喜,孙子苦根就不会呱呱坠地,更不会在那么多亲人都离开的时光里,给福贵生活的快乐的点滴……
活着,纵使会发生众多的失望和坎坷,却必定是有希望的,也必定会有幸福的。这是我看完后的理解。
况且我们生在和平发展的年代,有更多的机会遇见幸运,就应该更加珍惜的,好好的活着。那些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都当做是更多幸福的筹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