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是跟人打交道的。西医说:"medicine is an art",请注意,这里用的是"art" 而不用skill 或者craft,它是需要用心和用情的,而不是简单地靠技巧。跟画画相比,行医的确十分靠近取效一端,但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艺术。让患者了解他的身体和疾病,利用自己讲的专业知识和行医经验帮助患者以更加合情合理的方式对待疾病,这些也该是行医的一部分。一位名叫特鲁多的美国医生,他的墓志铭是"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
《何为良好生活》摘抄名医顾晋在全国人大的讲话,说是"80%的医患纠纷,不是医疗差错,而是沟通问题。我的经验是,做医生,很多时候情商比智商重要。"
第四章:实践中的目的
昆德拉在《身份》里说,在过去的时代里,"生命的意义那时不是问题,这种意义自然而然地跟人们在一起,在他们的作坊里,在他们的田野里。每一个职业都创造出了它的思维方式,它的存在方式。一个医生跟农民想的不一样,一个军人跟一个老师的举止不一样。"为什么处在实践传统之中,"生命的意义就不是个问题"呢?粗说,因为意义不是想出来的,不是论证出来的,而是被感受到的,通过生存和劳作的直接性感受到。在实践活动中,人的整个生存,包括他的德性,跟他的劳作结合在一起,并通过他的劳作跟一个兴趣——劳作共同体结合在一起。而当传统瓦解,业行转变为职业,职业要求于个人的,不是他的整个的人,而是他在特定岗位上的效用。个人不再作为整体的人通过他所属的实践传统与社会联系在一起。
解放是连同意义的不确定性一起到来的,职业化是连同祛魅一起到来的,喜也罢,悲也罢,往者不拒来者不追是我们不得不采纳的态度。钟爱传统不一定意味着要努力回到过去,事实上,我们也不可能回到过去——除却其他种种,现代化转型的每一步自有它的道理在。……一个充满活力的传统不在于从它那里可以搜求多少美点,而在于它不断赋予承传者以力量,使他们能够以某种独特的方式来应对现实问题。
第五章 知行合一
知行关系是伦理学关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特重知行关系的讨论。知行关系中,一向更重视行。孔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又言:"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近世多数论者继承重行的主导精神,梁簌溟、陶行知等学者,不止在从理论上继承重行的传统,而且积极投入现实,教育民众,改造社会。……马克思有句名言:"哲学家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造世界。"
何以见得知行体段上本来合一?王阳明为此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论证。徐爱对知行合一说疑问说"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悌者,却不能孝不能悌者 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此已被私欲间断,不是知行本体。正是要复那本体。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便知,好好色属行。只见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后别立个心去恶。"
……从这段话里,王阳明借此说明知行合一不是他的杜撰:知行这两个字的普通用法和通常理解之中已经包含了知行合一这一层含义——"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人怎么会知而不行?第一节引伊川的话已经道出枢机——"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若知得切时,"自是事父不得不孝,事兄不得不惮,交朋友不得不信。"……"必是其人已曾行孝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所谓知行合一,并非主张知行总是一回事,而是说,知到切身处,知与行就合一了。
《何为良好生活》摘抄但还有一类情况,应称作知而不能行,不同于知而不行。……即西方伦理学中所称的意志薄弱问题。我们平常会这样说:一个人虽然知道这样做是对的,但他没有足够的意志力坚持下去。我们这样说到意志与欲望:他虽然知道这样做是错的,但他意志力软弱,仍受欲望驱使,那样去做了。我们也这样说到理智与感情的斗争——发乎情止乎礼,或者,他的理智控制不了他自己的感情。总之,一个人之中似乎有两个自我,泛泛说吧,"本我"与"自我",就像两个人,两个国家,有时一个战胜一个,有时相互妥协,和平共处。……在这一点上6,今人或许以为自己已经有了答案:我们不必纠缠于欲望、意志这些含混的哲学概念,不必分出两个或者三个自我。我们需要在生理层面上对待这种情况,求助于药物而不是求助于意志。心理机制、生理机制的研究的确拓宽了我们的眼界。我们今天都知道,有些偷窃行为源自心理疾病,有些同性恋源自生理机制,这些无关乎道德和心性。不仅有些偷窃行为如此,甚至杀人这样的大罪也可能源自心理疾患。
然而,我们应当怎样区分心理和心性?同是偷东西,凭什么我们说这是心理健康问题或者心理问题而那是品德问题?我们肯定不能泛泛说,心理性偷窃来自心理原因,是由一系列心理活动驱使的,因为非心理性偷窃背后也有一连串的心理活动的驱使。……偷窃通常有明显的动机,其他条件相等,小偷会偷最值钱的东西……
心理性偷窃则没有明显的动机——心理性偷窃癖并不在意偷到的东西如何值钱,他的行为不仅没给自己带来利益,甚至会给自己带来伤害。……不妨说,心理性偷窃是无目的,无动机的。……如果我们能在常情常理层面上解释张三为什么偷窃,我们就不能再把他解释为心理偷窃癖。实际上,偷窃概念本来是在常理层面上得到界定的。惟当行为人去偷窃,去杀人却没有任何可理解的动机,就是说,惟有当常情常理的解释都行不通,我们才下行到生理——心理解释。
我们首先从心性上解释人的行为,惟当各种尝试都归于无效,我们才会接受他们由于心理疾患而行凶的结论。实际上,一旦把他们的行为归于心理疾患,就已经宣布了无法对这些事情提供有意义的解释。
屈原需要心理治疗吗?
《何为良好生活》摘抄屈原爱国忠君,满腹救国良策,却遭小人谗言,遭楚王贬谪,郁郁不得志,作离骚,"遭沉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投江而死。从她的诗歌分析,从史料的零星记载看,从他最终自杀而死这一事实判断,屈原很可能罹患重度抑郁症。设若当时心理医学发达,他是不是该去看心理医生?是不是应该努力把他治好?
屈原的确抑郁,但他的抑郁与他的整个心性和人生联系在一起,与楚国的死亡联系在一起。惟当屈原的抑郁和绝望在他的整体生活中没有合理的位置,我们才会下行去把它们视作心理问题。不管去甲肾上腺素高低,屈原的所作所为,他写下的诗歌,都表明他心智健全,比我们这些凡庸之众更加健全。屈原好好的,他不需要心理治疗。
屈原郁结,失语,彻夜失眠,自杀,笼而统之称之为抑郁吧,但他的抑郁并不是心理疾病,他的抑郁、忧愤乃至绝望是他的心智整体的一部分,是他的生活整体的一个有机部分。我们通过屈原的整个心智、整个生活来理解他的抑郁与绝望。
第六章 快乐、幸福、良好生活
《何为良好生活》摘抄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善好乃万物之所向",而人生之所向乃"eudaimonia",英语通常把这个词译作happiness,与之相应的中文是快乐或幸福,麦金太尔认为,尽管甚难找到另一个译法,但用happines来对译eudaimonia终归够糟糕的,因为eudaimonia既包含行为良好又包含日子过得好,而happiness传达不出这双重的意思。因此,比较讲究的论者更愿把eudaimonia译作well-being。与此相应,中文译作良好生活。
快乐、幸福、良好生活,这三者相互联系,但不尽相同。……最高的善好与至乐相连,但eudaimonia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快乐——西门庆、薛蟠之流过得快乐,但他们的生活不是良好生活。聂赫留朵夫忏悔之后不那么快乐了,但他那时的生活才是良好生活。
我们这里没必要再对幸福这一概念多做分析——幸福的概念结构与快乐的概念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如果我们能够谈到虚假的快乐,也就能够谈到虚假的幸福。
近世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这个方向做了更为细密的工作。他区分幸福的品级,这些品级与人类需求的品级连在一起。据马斯洛,人类需求分成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获得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人的幸福在于这些需求的满足,依这些需求的品级来定高低:越高层次的需求获得满足,人的幸福层次也就越高。
马斯洛的五个层次里,次高一层的需求是获得尊重的需求。"获得尊重"这话比较庄严,打鱼的、卖杂货的,未见得从这个角度去体会自己的需求。我们倒是体会得到一种需求:被需求的需求。我有时甚至会想,这是人最大的需求。
烤面包的,面包爱好者需要你;理发的,头发蓬乱的人需要你。人追求金钱、名望、权力,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会因此变得更被需要,或感觉到自己更被需要。
人是那么需要被需要,乃至修到淡泊名利还容易些,修到不被需要更难一阶。
在我们这个自动化时代,人对人的直接需要减少了。从前,一村人谁都需要谁,……现而今,行程千里也不用找伴儿,方向盘后独自一坐,天南地北都到了……在我们这个消费时代,人最大的需要变成是去消费,好像是在报复没人需要自己的那份失落。
其实,你总是被需要的。孩子需要你,只要你肯带他去公园,老人需要你,只要你肯听他唠唠叨叨。怕只怕你自己的需要太多,要钱,要享乐,要脸面,要人尊重你,不再有时间有心境让人需要你。
人由各种各样的需求,这一点显而易见。马斯洛是心理学家,心理学有点准科学的样子,科学追求清晰与严格,不过,在我看来,人的需求以及满足这些需求所获得的幸福是否能区分出明确的层次,似乎很难得到科学的结论。爱与归属的需求是否低于获得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恐怕见人见智。……也许,这些需求原不能分出清楚的层次,倒是在一个大层面上互相纠结,往往不可通约。不过,我们都会同意,不管幸福分多少层次,最先得吃饭穿衣。对我们广大俗人来说,小康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何为良好生活》摘抄温饱之后,物质条件对幸福的边际效用迅速降低,幸福只要不靠吃得更多,穿得更厚。小康并不是大康的初级阶段。的确也见过那样的,小康还没几天,就上了档次,吃鱼翅,穿兽皮……,这些,在汉语里不叫幸福。汉语里另有些雅俗不等的词语说及这些,例如穷奢极欲、胡造、作孽什么的。那算什么大康?半点都不健康。
有了小康,就该奔大同了。这个大同,古人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今人大概不会把它想成天下为公或想成人人都变成一个样子。有点相反,小康之后,我们就有条件去做自己爱做的事情了。真说起来,倒不是小康本身让人幸福,而是小康给了我们为事的自由,自由地做这做那,尤其做点于己快乐于人有益的事儿——这让人幸福。现在党领导咱们奔小康,咱们都乐见其成。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咱都跟猪似的,有吃有喝酒幸福了,咱还想创造一个环境,各个能像马克思向往的那样"发扬个性"。
去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就到了马斯洛所列的最高一个层次—自我实现。……
一个人所做的事情使他充盈,支持他站立,面包师傅把面包烤得香喷喷的,医生把病人治好,自我由之实现。
从自我实现来看待生活,有助于抵制不断追求狭隘物欲的宣传。我留心观察过远远近近的人们,观察记录表明,没有什么快乐比自己努力而获得成就带来的快乐更光彩,更持久。
对现代人来说,所谓自我实现,是从每个人的生活旨趣来衡量的,志在救生民于水火,志在悬壶济世,志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其自我实现的标准千差万别。……简言之,说到自我实现,本来应该是形形色色的人去实现其行行色色的自我,而在马斯洛那里,实现自我更像是有个标准流程。
《何为良好生活》摘抄自我实现这个提法,还有一层更深的困难。你的自我不同于我的自我,斯大林也许自我实现了,他的很多很多同僚和子民却未及实现就消失了。
良好生活首先从品性、识见、有所作为着眼来看待生活。
有所作为当然包括建功立业,但德修有进也是作为,依立德立功立言的古议,德修有进是优异作为中最优异者。孔子关于君子的刻画,可引来作良好生活的图画。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君子者,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笃信好学,文质彬彬,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素富贵行于富贵,泰而不骄,素贫贱行于贫贱,守死善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曾皙这样表达自己的理想生活:"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孔子点头称是。那点头的确令人向往。
有所作为跟成功学没多大关系。今人把有所成就的人统称为"成功人士",实则,成功人士和不成功人士一样,有的过着良好生活,有的品格低下、灵魂干瘪。成功让优秀人物变得更加坚毅、从容、大度,而那些靠在浊世钻营得了官位得了钱财的竖子,得意张狂,变得更加浅薄低俗。这样的成功人士多了,差不多把成功也带累成了低俗之事。
但在一个污浊的社会,谁能够靠品格而不靠钻营取巧有所成就?我们是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吗?……我只敢说,不管好坏,你生存的社会就是这个样子,你要是有心好好活下去,就得在这个社会现实里建设你的良好生活——毫无疑问,这种建设包括批判与改造。不过,我们仍应留意,不要让批判流于抱怨,尤不要因习于抱怨而放松自己、放纵自己。说到底,并没有谁应许过送给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是有人应许过而你年幼无知相信了,你长这么大了还继续相信就是你自己的不对了。
在正常的环境中,品性虽不见得带来福报,但不至于带来恶报——实际上,这是正常社会的定义。……良好生活的提出,都着眼于不那么极端的人物,不那么极端的环境。在极端的环境里,良好生活这个概念会失效。
我们不是颜回,他不改其乐,我们可能觉得苦不堪言。我们更不是耶稣,以一身尽赎人类的罪孽。我们有一点品格,有一点灵性,但远没有强大到单靠品格和灵性获得幸福,我们还想在最通俗的意义上过好日子。若以年龄论,年轻人更要多培养品格、修炼灵性,老年人过得安逸一点,似乎顺理成章,所谓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安。
第七章 性善与向善
第八章 个殊者与普遍性
环境之为内在制约
只要一种伦理要求以比较实质的方式提出,就必须考虑到环境的因素。即使主张民主为普世价值,也未必认为宋神宗那时候也适合采用民主制。
个殊者实现自身
伦理学的宗旨不是找到或发明一种最高的价值,功效、义务、自由、爱情或什么,把其他价值加以统摄,使所有价值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各安其位,其乐融融。这些理论都是纸上谈兵。就像人类利益永远不可能达至和谐一样,不同价值诉求也不可能。没有哪个普遍原理,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与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融于自身之中。
我们是个殊者,我们由之学习的存在也是个殊者——优秀的品格活在具体的人身上,优秀的制度编织在特定的历史社会之中——但具体和特定并不妨碍我们学习这种品格、这种制度,相反,惟具体和特定才使学习成为可能——学习是从典范学习,而不是掌握一种本质的东西,把它应用到自己身上。……我们不想变成另一个人,也不想变成一个普遍的大写的人,我们只是要作为个殊者变得更优秀,更丰富,并使我们身处其中的生活世界整体变得更优秀,更丰富。
其实,批评和说服依赖于友谊才有效果,友诤友直,依赖于友谅:理解友人特有的生活旨趣,影响和批评都从他的既有生活旨趣出发。朋友间相互影响、批评、砥砺,这些,使得各自不断加深自我理解,加深对他者的支持,从而在自己的生活旨趣中变得更加优秀,更加深厚。个殊性不是普遍性的实现,个殊者通过互相理解和互相支持实现自身。
"要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进行宗教对话,各宗教本身都必须具有一种自我批判精神,这样才能谦卑地聆听其他宗教的真理,从而带来自我反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