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精神分析对人格理解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人们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始驱力理论,试图从“固着”的观点来解释人格,即个体心理固着在某个早期发育阶段。
第二方面,个体心理学,性格又被认为是表达特定防御方式的结果,即个体应对焦虑的惯常方式。
这两种观点都是解释性格类型的基石。
一、经典弗洛伊德驱力理论及其演变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基于生物内驱力学说,它强调了本能欲望的核心作用,通过与躯体部位对应的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乃至性器期的发育接管逐步形成人格特征。弗洛伊德推论,个体在婴儿期和儿童早期出于生存的需要,通过母亲喂养和关爱或其他形式的肢体接触而获得满足,随后儿童通过对生与死的幻想,与父母建立满足性本能欲望的联系。
尽管婴儿的内驱力强度各不相同,但依赖成人才能存活的婴儿或婴儿的自我部分,对本能的满足具有势不可挡的追求。一方面,婴儿需要被充分满足来建立安全感和愉悦感;另一方面,适当的蹙额折也会使儿童转而习得接受现实(我要实现所有的愿望,哪怕愿望自相矛盾,现在就要,转变为“有些愿望不能实现,只好等待”)。
本能驱力的发育阶段观点的优点在于,通过展示个体发育过程的连续性,帮助精神分析治疗师去注意儿童特定发育阶段所出现的受挫与冲突,从而进一步理解特定的精神病理现象。
埃里克森对弗洛伊德理论最成功的革新,是通过更改阶段名称来缓冲其生物本能观点。口欲期被修改为通过依赖建立基本信任(或怀疑)的关键阶段‘肛欲期被定义为涉及自主(或引导不当,而产生羞怯和疑惑)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典型冲突是对排便的控制,这一点与弗氏理论相同,但塔很大程度上还包含了儿童的自我控制,以及对家庭和社会期待的妥协。俄狄浦斯期被视作发展基本能力的关键时期(“主动”对“内疚”),这一时期的儿童也逐渐产生对所爱客体认同后的愉悦感。
马勒的理论称为客体关系理论,但理论中对“固着”的应用来源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阶段论观点。马勒打破了弗氏口欲期和肛欲期的界限,认为婴儿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对外界相对无意识阶段(持续6周的自闭阶段),相融与共生阶段(持续2-3年,包含孕育期、练习期、和解期、及客体恒常性形成期4个亚阶段),以及分离-个体化阶段。
克莱因认为婴儿从“偏执-分裂状态”转至“抑郁状态”。“偏执-分裂”状态时期,婴儿不能完全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是分来的,但稍后他们开始明白,养护者并不受自己控制,但是独立个体。
托马斯奥格登随手提出了位于更糟发育阶段的“自闭-毗连模式”,这是一个“由感觉主导的、获得象征性体验之前的额时期,此时意义的最原始形态是基于感官的感觉组合(特别是皮肤感觉)”。他强调,除了理解随着这些时期的进展个体心理日益成熟外,还应该认识到个体在各个时期都会出现和后退的循环往复。
最近福吉纳提出了一种心理发育理论,即个体的自我和现实感的成熟过程,其特征是具备将他人动机“心智化”的能力。心智化过程类似哲学中的“抽象化”,克莱因称之为抑郁态:既能区分他人的独立存在。福吉纳观察到儿童从早期的“心理对等模式”(即,内心世界等同于外在现实)逐渐演变为2岁左右的“伪装模式”(即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脱离,但不能真实反应外在现实——“假想伙伴时期”),而4-5岁时,儿童的心智化与反省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此时,“心理对等模式”和“伪装模式”得到整合,幻想与现实的界限逐渐清晰。
“我即机缘”,即相信万物皆有原型、进化、通达的变幻过程;同时周围也危机四伏,如果个体遭遇不测,便容易踌躇不前。我也用上述观点来丰富我的依据,如人格发育的三个阶段:相对未分化期(共生-精神病性)、分离-个体化期(边缘性)和俄狄浦斯期(神经症性)。
二、自我心理学
“本我”是内心的原始驱力、冲动、非理性冲突、趋-避冲突以及各种幻想。它寻求即刻满足、自我中心、遵循享乐原则。从认知角度来看,本我处于前语言期,它通常通过图像和象征而表达、非逻辑、非因果,缺乏时空观念、不受生死和其他限制。弗洛伊德将这种原始的思维方式称为:“初级过程思维”,常见于梦境、口误或幻想的内容中。。当代神经科学家将本我定位于大脑的额杏仁核区域,即:原始脑,负责原始的情感活动。
本我完全属于潜意识,但通过间接的表现(如思维、行为、情感)可窥见一斑。
自我指一系列功能,包括适应生活刺激,活在家庭和文化的影响下,足迹大可能满足本我的需要。本我与生俱来,贯穿个体一生,但在儿童期,特别是婴幼儿期,发展最为迅速。自我的运作遵循现实原则额,服从逻辑、时空和现实原则。属于“次级过程思维”。因此,它可以协调本我欲望与现实和伦理之间的关系,它可能是意识或潜意识的。意识层面的自我常常指“自己”或“我”;潜意识层面的自我也包含了防御过程,如压抑、置换、合理化、升华等。在当代,自我的对应功能定位于大脑前额叶皮质。
借助人格结构理论,分析治疗师可以对某些病理性人格做出新的解释;即人们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自我防御,但这些防御机制在面对成年人处境时,难免会捉襟见肘或适应不良。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揭示自我从深层潜意识(如,对痛苦的强烈否认)至意识层面的额一系列活动规律,可以被看做是提高来访者的“观察自我”。(此处我想到了觉察,即分化出一个自我观察自己)观察自我是来访者自我的一部分。这部分是一时的、理性的,能识别自己情感活动的,并鉴于此与治疗师结成同盟。与之对应的是“体验自我”,是治疗中来访者对治疗关系的感受和身临其境的自我部分。
“治疗性自我分裂”被视为有效治疗的必要条件,若来访者无法从旁观者角度观察自己的“直觉”和冲动情绪。那么治疗师的首要任务便是增进这种能力。判断来访者是否具有“观察自我”的能力,已成为诊断环节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原因在于,如果能帮助来访者提高观察自我的能力,来访者对一些本来看起来颇有道理的现象(自我协调性)就有可能被自我识别为不通情理(自我不协调性),治疗就更容易取得进展。
自我对于感知外界与适应现实的能力,可被称为“自我强度”,是指个体在外界极度干扰的情况下,是否依然能够认清客观事实,而较少动用原始的防御方式。精神分析临床经验的经年积累,使治疗师能够更加敏锐的区分原始防御机制和成熟防御机制之间的差别,原始防御主要以回避和扭曲为特征;后者则更多体验为处境中的适应和调节。
自我心理学的另一个临床贡献是:心理健康意味着个体不仅惯用成熟的防御机制,而且能在不同防御间灵活转换。
弗洛伊德认为,超我多形成于俄狄浦斯期,通过认同父母的价值观而逐渐形成,但多数当代学者去将它定位于更早的时期,起源于生命之初的好坏之分。
安娜弗洛伊德在《自我与防御机制》中一语中阐述了自我的主要功能:保护自身不受过度焦虑(本我焦虑)、现实烦恼(自我)和羞愧念头(超我)的伤害。
弗氏转向结构理论,将防御视作对焦虑的回应,防御是个体试图避免难以承受的焦虑,而采取的诸多措施之一。而防御措施如果无法凑效,就可能造成精神病理状态。无法凑效即指:尽管个体采取了常规防御措施,但焦虑依然存在;或个体用自毁性行为来掩盖焦虑所导致的窘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