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妈去外地打工了,鹏爸一个人在家也不发脾气了,颤颤巍巍的还能给杰森买糖吃。
家里有杰森的缘故,白天还热闹些,夜幕降临的时候,鹏爸终究是孤单了,他给千里之外的老伴打电话,言语之间透露着想念。
鹏妈住的是集体宿舍,鹏爸的电话打扰到别人休息了,人家有点不乐意了,鹏妈不忍心拒绝老伴儿的电话,也不好意思打扰别人休息,只好让丹丹劝老伴儿不要半夜给她打电话了。
丹丹耐心的给公公解释,公公的反应像做错了事的孩子,愁眉苦脸的很让人心疼。
鹏爸和鹏爸几十年的夫妻,相濡以沫早已成了习惯,鹏妈北上务工让鹏爸很不习惯,也很没有依靠。
二刚还没有成家,鹏爸的生活勉强能自理,还有一个八旬的老娘时刻挂牵在心中。
可是鹏妈在家里辛苦一年,到头来也就落个1万块。
1万块对于贫寒的家庭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鹏妈迫切需要更多的钱来改善家里的状况。
于是鹏妈跟着别人去外地打理园林了,那里包吃包住,一天还有一百多现大洋。
女人的心永远是属于老伴的,纵使挂念家中的老伴儿,鹏妈也不敢轻易的辞工回家。
鹏姥姥做了白内障手术,鹏爸得知后,又给老伴儿打去了电话,鹏妈打工的心动摇了,她想回家伺候老娘。
丹丹安慰了鹏妈一番,便开始埋怨鹏爸了:“姥姥做个白内障,你不用告诉我妈,我和鹏鹏去照顾姥姥就行了”
鹏爸听了丹丹的话,越发不安了,生怕自己那里做的不好,惹的丹丹生气。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因为贫寒,鹏爸和鹏妈即使相伴到老,也很难安安稳稳的相守,鹏妈为了生活不得不外出打工,只给鹏爸留一个又一个孤寂的夜。
鹏爸早年在煤矿上出过事,后来又脑梗了,行动越来越不便了。
大妮婆婆的脑梗在康复医院治疗了近一个月,扎针加吃药,效果是肉眼看得见,大妮婆婆会走路了,也出院回家了。
丹丹看见大妮婆婆会走路了,她很羡慕,她想带鹏爸去康复医院试试。
丹丹是个孝顺孩子,可是再孝顺的孩子也不及老伴儿。
丹丹要是真的孝顺,她该托个媒人去小红家,让二刚去小红家做上门女婿。
这样一来,二刚的婚事解决了!鹏妈回家了!鹏爸也不愁眉苦脸了!
这一箭三雕的事儿,丹丹何乐而不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