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乐和鼓踏歌行

作者: 大漠胡杨油画 | 来源:发表于2023-02-11 07:58 被阅读0次

   

攸乐和鼓踏歌行

      基诺族是一个神秘而友好的古老民族,他们穿越时光的图腾,邂逅神秘的魔咒,从远古缓缓而来。从原始社会未期直接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是我国最后一个被确认的少数民族。

      攸乐人集中居住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区周围的四十多个自然村寨中,有二万多人,讲基诺语,无文字。基诺族,也称攸乐人。“基诺”二字系基诺语,“基”是舅父,“诺”是后代,“基诺山”就是舅父的后代居住地。基诺山,不仅是基诺族的世代居所,也是西双版纳四大茶山和普洱茶六大产地之一。基诺山寨景区被称为:“基诺族原始氏族部落的最后园地”。

      在基诺族中,流传着许多神话和传说,以创世传说《阿嫫腰北》和洪水神话《玛黑玛妞》流传最广泛。两个神话和传说相互关联,讲述了基诺人所理解和认同的女神诞生、宇宙万物产生、基诺人繁衍过程。除了的自然风貌,基诺山还有许多人文传统。

      基诺族尊敬长老,每个村寨都有一个“卓巴”(寨父),一个“卓生”(寨母)管理村社事务。基诺族一般父子连名,父亲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儿女的姓。比如女儿的爷爷叫遮腰,父亲叫腰里,她就叫里妹了。

      基诺族,年轻人结婚都要经过舅舅的同意,出嫁的女子如果没有舅舅,需要到山上找一颗榕树认作舅舅才可以结婚。她们一直以原始传统的方法生活着,居深山、喝烈酒、启大鼓、跳乐舞,感受原始的狂野与质朴;打铁、染布、酿酒、奉灵、祭神,祈求安定富足生活。

      苍莽攸乐的神秘民族,多少往事风雨后,人物皆非。唯有基诺血液里的激荡,从不沉静。基诺老人依然会教小孩唱基诺歌,跳大鼓舞。基诺妇女依然纺织着五彩艳丽的“砍刀布”,男子们依然会集结着在一个上天应允的日子伐木造房。一切古朴传统的影子都在这里被一一呈现。     

        听慧导游讲族人的历史,我们继续上台阶,来到另一个更大的平台拜祭太阳神,基诺族的吉祥物——图腾柱。只见高耸的图腾,从下往上依次雕刻展现着先祖崇拜,女神崇拜、万灵崇拜的形象图腾,而在图腾柱最顶端,更是雕刻有象征太阳崇拜的太阳图腾。太阳花坛中的太阳花含羞地表达着真挚的情感。

      我们进入一座纯木质的二层建筑参观。长廊中铭刻着基诺族丰富的狩猎文化和民间艺术。一层是开放的类似于大厅的会场,与一个表演广场相连。二层就是本族人居住的地方了,现在仍然有人居住在里面,只是卧室的门都上着小锁,不让看,真没想到还有一户车氏家人。大公房是氏族之家,居住着若干个有父系血缘关系的小家庭,浓缩着基诺人的生活,已成为历史遗迹。卓巴房的5根神柱显现出它的神圣权威。基诺族的民宅是全木质的,极佳的散热性,让酷暑时节屋内凉爽怡人。

      参观完楼上就去楼下的基诺文化体验大厅看表演,观赏《攸乐攸乐》实景演出。演出大厅的游客按家庭号入座。一边品着免费的煮花生、蒸白薯和香而不腻的烤野猪肉,一边欣赏着被基诺族人视为神灵象征的太阳鼓舞。太阳鼓是基诺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代表性法器。太阳鼓的正面似一轮太阳,鼓身插有十七根木管,代表好运,象征太阳的光芒。表演从刀耕火种、狩猎酿酒到服饰文化、习俗文化,直到女神崇拜,鼓点与舞式都洋溢着浓厚的原始宗教风味,令游客大饱眼福。我是第一次参加基诺族的‘特懋克’节,丰富的民俗活动和热烈的节日氛围,令我深度认知了基诺族民乐、舞蹈的文化传承意义,深入地体验了基诺族文化传承的特性和精髓。

      在最后一站,基诺青壮年用他们那刚健有力的竹竿舞和丰满醇厚的竹节酒,欢送和挽留远道而来的客人。

      基诺族用世世代代的劳作和对自然传统的敬重,坚守着基诺人的朴实身份,使这片深山雨林的优渥资源被保存而惠及后代族人。基诺人用勤劳、智慧所创造的基诺山寨,像是一枚琥珀,既封锁了历史又追逐了文明,仿佛一场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完美“邂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攸乐和鼓踏歌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pl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