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受创者需面对以下现实:
1) 无迹可寻的威胁
过度反应是人在面对危险时做出的第一反应,这种反应会激起人体强烈而不可遏制的定向反应,一旦这样,过度警觉即会出现。过度警觉是我们处理多余能量的一种方法,这从个体的头、肩颈、眼部肌肉形态中可以看出。机体随时都在搜索并确认外部危险源,神经始终处在高度警觉态,身体随时准备启动自卫反应,,这会导致我们的行为(更过激)和生理(亢奋、睡眠周期)产生紊乱,始终无法放松。
2) 失去新信息整合能力
过度警觉会导致机体正常定向反应的缺失。(动物们感受并对环境中的新鲜事物做出反应的行为被称为定向反应。)。这样说是因为:损伤我们在任何情况下的有效应对能力,面对新情况,大脑把信息"遗忘",失去有条不紊整理信息的能力,使普通局面变得更复杂更难解决。
3) 长期绝望无助感
因为机体缺失正常的定向反应,故在受到威胁时我们无法成功逃脱,哪怕当时有机会逃脱的可能性,当事人却做不出或看不到。亢奋与僵直紧密联系,当我们亢奋时,会不自觉地感动僵直和绝望无肋感,这种无助感会放大到我们找不出逃脱的一丝机会,使之我们不会做出正常的定向和自卫反应,故而感到焦虑 、强烈的无助、羞愧、麻木、压抑和人格解体。
4) 创伤性焦虑
创伤性焦虑远非平常所说的焦虑能比。高度亢奋状态、创伤症状、害怕走出或完全进入僵直状态及惶恐不安、总觉得哪里出错的感觉,所有加在一起使人处在永不消退的极度焦虑状态,在任何生活体验中,它是经常性发作,可能因为随时随地的一件"小事"。
5) 身心症状
创伤症状包括机体出现的系列身心症状,若身体不舒服且又找不到其它病因,很有可能压力和心理创伤是其诱因。像躯体化量表要求填写的调查项就是其表现特征。请注意:因受创导致体内没有释放掉的能量,不会放过我们生理机能中的任何有缝隙的地方。
6) 否认
否认与健忘症是心理受创者做出的主动选择,请不要评判或批评那些否认曾受过创伤的人,你要知道,在致创事件过程中,否认能帮助人保留发挥机能和存活的能力,但一旦长期化,它就是创伤中的一种病态症状。逆转豆腐或健忘症,需要很大勇气,逆转过程是受创人群人生中的重大时刻,创伤事件性质与严重程度、当时发生时的情形及当事者在过程中可用的个人与发展资源,每个机体不同,当事者不是那么容易走向这个阶段。
7) 创伤幸存者会进一步受害
简单来说,受害者会继续求仁得仁,吸引力法则。
在心理上反复被压垮的人都会进入焦虑及绝望无助感,他们会将绝望感带带入其它这么多被视为有威胁性处境中,认为自己完全无肋,继续以各种方式向自己及他人证明自己的可怜、受害者躯体,哪怕在自己完全有能力掌握或改变处境时。无论哪种方式,表现证明是受害者。
创伤症状是复杂的,它将心理受创伤者的所有体验均纳入创伤之中,很多时候,我们外在的表现及行为,我们以为的价值观,其背后真正的意识与观念是我们意识不到的,即意识冰山之下的下层再下层。
PS:本文由郑平原创撰写,大家点击可关注我,第一时间获得更多精彩原创文!觉得文章好,那就顺手点个“赞”或“在看”吧,觉得有价值就分享给自己的朋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