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都是照着故事书给的情节给宝宝读了一遍又一遍,但是讲完之后你问孩子这本书讲了什么?她可能说不出来,也有可能讲了很多遍之后能够说一两句,但是具体的故事讲不出来。
在这个时候,我们作为家长就会有些生气说,讲了这么多遍,你还不会!既然不会,那就多读几遍,让孩子复述,直到孩子能大概说出故事内容。其实这是不对的。
我也是看了《阅读技能训练》这本书才知道这样的教育方法不可取。
因为这样不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即使是相同的书,但是对不同的孩子来说,她们的接受度、吸收度都是不同的。
其次,我们强迫孩子背她理解不了或者不感兴趣的故事,会消磨她的热情,现在我老公一让我大宝背古诗,大宝就不耐烦,说“拉”,把我老公气的不行。
还有一种情况是,她即使学会背了,也无法理解书里的内容,很快就忘记了。
你可能会想问我家娃才两岁,怎么让她理解故事书中的内容?
其实对于2、3岁的小孩子确实理解不了其中的内容,但是我们可以多增加一个环节:那就是提问。
我们可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问孩子:“你觉得小白兔怎么了?小兔子会说什么呢?”“你觉得大象会怎么做呢?”
当孩子开始主动思考的时候,他就会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我们也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遇到不好的地方,可以及时纠正。
我们还可以在讲故事的时候多多询问孩子的意见。比如,“你觉得老虎会怎么做?”“你觉得小猪会怎么选?”“你觉得小马会怎么想?”等等。
只要当孩子开始思考故事的走向时,他才会理解故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通过提问,让孩子进入到思考和学习的状态。
总结一下,我们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要多提问,不能仅仅是读故事、背故事,要积极引导他思考故事背后的内涵,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通过故事书获得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