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无论你是为人父母还是做人子女,都应该对“母亲”这个角色有所了解与敬重。在明清时期,承担家庭中的母亲角色绝非易事,母亲在家庭中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劳务,还要为养育子女付出巨大的心血,疾病则是其中一个巨大的考验。而如何成为一个“模范母亲”?本选文针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明清家庭的母亲之“模范母亲”
作者 | 熊秉真
声明 | 文章内容节选自《建构的感情——明清家庭的母亲》,转载请联系后台
在明清时代的家庭中,母亲的生活跟多数历史社会中的已婚妇女没什么不同,她们常常遭遇不公平对待与苛刻要求。正如十七世纪的一位批评家所言,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一般耗体力的家务与沉闷的生育责任,也是对母亲要求得多,报酬得少。即使士绅家庭的母亲也难以摆脱为她们规定的劳累、烦人的任务。父亲很少现身分担家务,他们不负责养小孩、让全家吃饱,以及料理家务。
毫无疑问地,明清时代的母亲终生都被平凡的日常家务所支配。她们被描述为不断被每日要求的劳务压垮的形象,尤其耗尽心力在照料家中年幼及病痛者。清代著名经学家段玉裁(1735—1815)七岁时,就意识到降临在其母亲身上的命运。他透露道:“吾祖父祖母皆七旬,吾母晨昏侍奉米盐炊煮,舂磨,漱浣,缝纫,以及马子溺器,无奴婢可使,无不躬亲之,乳哺管领诸儿,终日无一息……苦心婉转得吾祖父祖母之欢心。”虽然这些描述的情况客观来说并非极度艰辛,许多儿子主观意识上却都为了母亲日日的操劳感到痛心。他们语带感恩与悔恨,提及母爱牺牲奉献,成就舒适家庭生活的景况。十八世纪的经学家王鸣盛(1722—1797)记述了他十一岁时,某个寒冬的情景。由于家里穷,他没有棉衣。一天晚上,他的母亲朱氏决心要让他有衣服御寒。当夜,她为他缝制了一件短棉袄,但是“手皆龟裂皲瘃,血濡缕缕,然且晨起提瓮汲,不言惫也”。
△女红图
基本的养育事务可能也是相当艰巨的。例如,散文家汪辉祖出生于浙江一个中等的士绅家庭。他出生时,父亲正在千里外的京城等待受职。他的生母是父亲的第二名妾,产下他后,就继续操持家庭的全部工作。嫡母看到她白天做家事,实在太劳累了,主动提出愿意替她在晚上照顾孩子。这名“正式母亲”晚上把他放在床上,当他醒来啼哭时,就把他抱到生母身边去喂奶。每天夜里要喂好几次,喂完后,还要给他换尿布。类似的回忆提醒我们,养育孩子这单调而磨人的任务,以及繁重的家务,就是母亲肩上的重担,不论家境多么富裕安适,都是一样的情况。
一旦不幸遭遇变故,妇女所负担的责任就使她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与痛苦。情况之一就是孩子体质羸弱,不易抚养。十五世纪的新儒学家陈献章(1428—1500)天生体弱多病。他的母亲除了做家事外,还要承担起养育他的全部责任。她亲自为他哺乳,直到他九岁。还有许多母亲,因为长年操持家务,牺牲了自己的健康,使得这成为养育儿女的另一个不利条件。根据记载,徐鼒(1810—1867)、陈衍(1856—1937)和陈其美(1878—1916)的母亲都因健康状况不佳,或其他身体缺陷而没有乳汁,不能哺育婴儿。
△母亲教育孩子
生孩子成为女人生命中的艰辛任务,因此不少妇女都寻求透过医疗手段,达到避孕或绝育的目的。十六世纪的学者归有光(1506—1571)记载,他的母亲为了避孕,喝下蜗牛汤,结果成了哑巴,后来整个身体都垮掉了。皮锡瑞(1850—1908)也记载道,他的母亲因为想绝育而用药,结果绝育不成,反而损害了健康。而一旦孩子出生,母亲就担起了不可推卸的养育之责。晚清的督抚大臣左宗棠(1812—1885)出生后,母亲没有乳汁喂他,由于家境贫寒,无力雇奶妈,母亲只得嚼碎米饭,吐哺给他。
幼儿患病会给早已非常辛苦的母亲增添更多的忧虑和辛劳。十七世纪著名的作家吴伟业(1609—1671)对母亲深感抱歉:“吾少多病疾,两亲护惜,十五天不知门外事。”沈兆霖(1801—1862)也记得在他六岁左右,“少有痰疾时患瘚逆”,常常会昏厥在地。他是杭州人,当地的幼儿常常坐在高凳子上读书,但是沈兆霖会突然发病,晕倒,从高凳子上摔下来,脑袋着地。这种危险困扰了他母亲好几年之久。她整天为照料这个病童而精疲力竭,用尽一切办法防止他再度发病,包括求神。不用说,这使她在情感上与身体上付出极大的代价。此外,沈兆霖似乎还不断得耳疾,他的耳朵流脓,引起听力障碍。他的母亲据说必须一直背负着照顾这个病童的艰巨任务,直到他十岁以后才得以改善。
许多记录都显示,家有病童,会害得他那忧心忡忡的母亲烧香拜佛,心焦如焚。晚清画家齐璜(1863—1957)透露他的母亲为了他吃了多少苦。他日后回忆,他在两三岁时,常常生病,他的母亲既焦虑又担忧,还想尽一切办法替他治病。他看尽所有医生,直到因为买药负债累累为止。一切民间偏方和求神问卜的手段无一遗漏。当一般的医生与药材看不出疗效,他的母亲便到附近各处的庙宇求神保佑,她虔诚地跪在各地神坛前坚硬的地上磕头,回家时额头都磕红了。村里的女巫也被请到家里来,施展驱妖除魔的把戏。他的母亲生怕失去自己的儿子,不惜金钱,不辞劳苦,熬过了那几年充满忧虑与艰苦的岁月。
当然,齐璜母亲所受的痛苦与高昂的代价并非单一事件。所有怀中抱着病童的母亲都像她一样受罪,一样无可奈何。居正(1876—1951)透露,他出生不久后,就开始感染各种疾病。先是呼吸困难、胸疼,之后又得了某种腹痛的疾病。他变得焦躁不安,日夜啼哭。他的母亲没有办法,只有背着他,整夜不睡在卧房里踱步兜圏子。这种状况持续了一年多,后来他吃了一种药才得以痊愈。
△古代家中多孩童
明清时代,诸多威胁中国孩子生命的疾病,以天花为最,即使我们很早就引进预防接种的方法。关于母亲在幼儿出天花卧病在床时,她们如何熬过那些严峻的日子,现在还留有一些详细的记录。翁叔元(1633—1701)说,他八岁感染了天花:“是岁三月,叔元出痘,先妣昼夜视,衣不解带。”有一次,他突然翻白眼,呼吸似乎也停止了。母亲在绝望和恐惧中,把所有女眷都召唤来,将他团团围住,大声呼喊他的名字,过了很久,他才醒过来。过不到三星期,他的妹妹(她是个遗腹子)也患了天花,没过几天就不幸病死。翁叔元遗憾地说:“以先妣急叔元,无暇顾妹也。”
明清时代许多传记作者都告诉我们类似的故事。孙星衍(1753—1818)在九岁时得天花。二十天内,他的母亲与祖母夜以继日轮流照顾他,一刻也不得休息。王先谦(1842—1918)在八个月大的时候得天花:“太夫人备极艰劬,遇救得活。”即使接种过疫苗,孩子还是可能因接种技术不够成熟,产生严重的症状。缪荃孙(1844—1919)四岁时用传统方法种痘,就出现严重的病症。他的母亲为他的病情担忧,日夜哭泣。她和一名婢女竭尽全力照顾他,终于使他转危为安。
△ 本选段节选自熊秉真的《建构的感情——明清家庭的母亲》,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论述明清家庭中的母亲的论文,被此后的许多相关论文频繁引用。本文从模范母亲、寡母、母亲的双重角色、与儿子的关系、怀念母亲等多个方面对“母亲”角色进行全面的分析,使读者能深刻理解明清这一特定封建时期的母亲经历乃至女性地位。本文被收录至吕妙芬主编的《明清思想与文化》一书中,全书收录了包括本文在内的十一篇引用率最高的关于明清时期家庭关系、儒家圣人观、英雄故事及国族想象等方面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 吕妙芬 主编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6-5-1
页数: 458
定价: 58.00元
装帧: 平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