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一直想写母亲,总觉得自己浅薄的语言无法描绘母亲,那种人间最平实最朴素但又最坚韧最柔肠母爱. 一直一直的拖,以为自己多吃些盐,多走些路,会领悟一言二语以恰当描绘母亲. 但越走越蹉跎的自己渐懂,待明日不如惜当下,明日再好属于未知,当下再差,也是唯一能驾享的拥有. 若一昧盘算当下的不足,人生的一个个当下不就更被蹉跎耗尽.一个个当下组成的人生又如何能在未知的明天实现? 若再不静坐半刻细数母亲往事,难道还待自己年迈蹒跚之时?
儿时盼长大,壮时瞎奔忙,步入中年,双亲乌发已成斑白.总以为生命漫长,后头的日子多得数不清.去载外公的离去,悲痛欲绝的不舍中切肤领会何谓" 子欲瞻而亲不待"的凄寒.
人生何谓暖,何谓寒?暖:非仅是腰缠万贯,寒:非只为囊中羞涩.当在人生稍走了一程步入中年时方知,暖为:体康亲在;寒为:追途中,健康不待,亲不待,幼儿成长不待!
于是,无论再忙,这次双亲生日之时,提前赶回了家.本想为双亲做些什么,但实况是回到家中,虽是中年的自己竟如儿时般被双亲百般照顾.每天问寒问暖,吃着双亲亲手种的或腌制的菜,炖着鸡汤,烤着红薯,被子加厚保暖,晚上用柴火熬着姜水催我泡脚.母亲有早睡的习惯,但一定要等到惯于熬夜的我,泡完脚她再睡. 我知道她是想陪着我,在她心里女儿还是当年晚上怕黑,怕独处娃,没长大的娃.
都说女人,回了娘家是女儿,可以柔弱被照顾;进了婆家是媳妇,需要刚强以照顾家人.恍然中方明白,常回家看看,表面是看双亲,实然是回归被照顾.实乃人生暖事,幸事!
聊到我母亲做女儿时,可不如我这般惬意.母亲出生就被其姨妈收养,虽外祖辈也疼爱母亲,但外公家是个大家族,做为外姓的外来者,自然儿时不能如一般的娃那样自如.
因此原由,母亲从小独立好强,小学没读完就参加劳作. 那时村里一起劳动一起记工分一起分口粮.由于母亲勤巧,她一个女子的工分常超过男子.她一个人供了全家烧的柴火,全家一年要穿三四十双草鞋都由她一人编织.爱好文艺的她还参加队里文艺队.虽是清贫,虽是过养,虽有了委屈自己扛,但从儿时到青年的母亲依然把自己生活过得红红火火.吃苦耐劳的成长中也成为了外公得力补给家贴的助手.
母亲嫁给父亲时,父亲家境堪好,且父亲上过高中,大专,在那个年岁似乎比母亲高人一等. 母亲刚嫁过来时,并未得到婆家人很好的尊重.当时,奶奶已不在,父亲一大家子的里外照应,家务锁事都落到初嫁入门的母亲肩上.当是父亲还在市里专读了两年书,家事一概不管.可以想象若非母亲特有的坚韧勤劳,屈已包容,是很难在夫家立足的.
后来我们家境破落欠债甚多,父亲常年在外务工. 一个家里里外外几乎所有的大小事都是母亲一个事扛着. 家里四姐妹要吃要喝,要上学,家里收入远供应不了需求,加上我和弟两个身体不好, 家里穷得叮噹响.母亲没有叹息没有怨天尤人,依然乐观,养猪挑粪,砍柴种田什么都乐呵着做. 春插秧,夏种地,秋收谷,冬挖坑.赶完自家的活后,就去外面帮工,以挣些工钱补给家贴.
那时稻谷都是双季, 母亲都是一早四五点起床做早工,早中餐急急忙忙回来随便吃点,晚上又忙到七八点天漆黑才归.
如火的烈日炙烤着大地,在院子里坐着不做事都要扇扇子.骄阳把母亲的衣服蒸个汗湿,又给烤干,干了又汗湿.收稻时,稻谷上的尘土和谷叶上的绒毛从转动脚踩打谷机里厚重的飞扬四周,裹在眼中、堆在脸上的汗中,眼发涩、脸发痒、脚发酥、腰发酸((脚一直要踩转笨重的打谷机,腰要弓着割稻穗). 收割好后,一担担从田埂挑回家晒. 那时的母亲虽一米六五的个子,瘦得不到八十斤休重.一陈风可以吹到的样子,但能挑一百五六斤的担子.母亲挑的谷,有的男子都挑不动.由于挑过多过重,母亲的肩上总是红肿的烙着扁担印子.
抢收早稻完后,再忙着种晚稻.忙完自家的六七亩田后,妈半天也不会歇息就去帮工.那时的工钱十到二十元一天,有时妈带到哥一起去外面帮工,能挣个双份工钱.好在穷娃懂事早,我们四姊妹都帮着一起干活,苦中也有打闹的乐. 其实人生,无论物质条件如何,奔得不就是一家人一起开心劳作乐过程,齐心共盼享收成!
我出生时,体弱多病,透着经骨的裹着手指,咋一看如手骨断了一船,每次只能抓一粒米饭吃.皮包骨身子,若一不抱好,就会上下身如骨头断了般弯滑.
一日,我又高烧不止,父母抱着又去村诊室里看李医生, 李医生算是在村里有名的医生,谁家有伤风感冒,发烧咳嗽,吃他的药都会好.因我是常客,李医生对我甚是了解,一查下我的病情记录,瘦如干柴的我已是高烧几日不退. 他摇摇头,无奈的说:"这娃,已病甚久,药吃了几副也不见好,没办法了.抱回去,准备好心态吧.
" 他没明说,其实在暗示无救了可准备后事了!
当日狂风暴雨,洪流奔泻,但也不堪于母亲当时的撕心裂肺嚎惨痛哭!本来身子虚弱的母亲在泣不成声中差点晕倒,但擦拭完泪,母亲没有听从专家之言,随之任之.
我们村去镇上需渡江,那时无桥,唯靠小船渡江.在暴雨里哪有船,就连个人影都无.稍清醒过来的母亲,已很冷静,她虽没读过什么书,她虽崇尚李医生无病不治,她虽自己身体已弱不经风,但她毅然决定冒雨去求人撑船渡我们过河.
那时的船其实就是几根竹排捆成,在洪水中划行,如尘土抗衡狂风!也许是母爱和诚心打动了船家,船家冒着生命危险答应渡我们过河. 过河的场景我不记得了.但狂雨洪浪中身披蓑衣父母和船家,顶着生命危险救我画面,每每在我生命的低谷激励着我挺身前行. 也许卑微生命就是在一次次与洪水猛兽抗衡的历练中得于升化,迈向高尚!
是母亲对儿女天生的信心,是母亲对儿女永远的不弃,是母亲对儿女从来就奋不顾身,是母亲感动了上天,总之是母亲救赎了我! 县城的医生说我可能是营养不良,输了几两血,病就慢慢痊愈了!
家里虽穷,但乐融融.一家六口一起在挖地插秧,一起除草收割,一起砍柴种菜,累时草地上一躺入睡那么美,饿了田里的萝卜是那么酥,井里的水是哪么甜.那时除了逢年过节外,几个月吃不起一餐肉.但母亲也能苦中做乐.
那时吃得是猪油,每添新油时,母亲都会选在周末,在校住宿的姊妹都回家, 母亲用油渣给我们炖萝卜吃.特别是冬时的萝卜被霜历去了苦涩,一个萝卜入土里下半截为白色,出土上半截为嫩绿,白里透着嫩绿的萝卜,浸着飘香的肉油,伴着酥口的香菜,加上酸辣开胃的剁椒,美味得总让我们四姊妹海吃一大顿,总是吃的肚子圆鼓鼓,口中乐呵呵,心里满意意.总是连最后一口汤都被喝光.
每每这时,妈总是欣慰的看着我们,她吃得很少,先让我们吃.我们实在吃不完时,妈才多吃些.妈说,你们在长身体,要多吃些有肉.肉虽是炸油后的肥肉,但仍然也是肉,有其营养,友其爱!
母亲常说:"家不在富在其友爱. " 无论家境如何穷,母亲对祖辈都由衷孝敬.每逢过年,家里的肉先送些给父辈,平时有好吃的先留给父辈,从未给祖辈红过脸. 爷爷由妈妈刚入嫁时的有些排挤到后来见人都说这个媳妇好.而外公虽非母亲亲生,但感情胜过亲生,每次外公来家里,无论有否好菜,母亲都是先给外公端酒,然后慢慢陪外公边聊边喝酒, 边吃饭.
我们看着也学着,慢慢长大的我们已把孝锁血液. 再吃美味的肉渣炖萝卜时,都会先盛给长辈.平时心里挂着长辈,生活细节照料着长辈.出门时,总是手牵着手如朋友一般,说着笑聊着天.也许有种孝就是如友一样近距离的聊.这就是母亲以身作则教我们的萝卜清淡但友爱!
母亲常说"人穷志不穷"所以我们虽穷过苦过,但依能昂首挺胸奋起.
母亲教我们烧火做饭,常说:人要忠心,火要空心.所以我们四姊妹都懂烧火的要领,也深知为人的宗旨.
姊妹闹矛盾时,母亲说:"只有让人之理,无怕人之理"让人是德,是宽厚.
"一山不容二虎."即,一个事项只能一个领导,即为领导都有拍板权也要有担当力.能挑起矛盾也是有能力自己解决矛盾.
母亲说"一个巴掌打不响".即,你若不理,无人犯你!做好自己,没人能奈何你!
.......
母亲的故事实为甚多,含辛茹苦的养育,润物无声的影响.而今我们中年,已为人母,但仍然受其感化!
我生娃时, 月子里六旬老母日夜陪护. 娃刚出生后头一周娃就是不吃我的奶.一让她吃就哇哇哭,我一边心痛娃,一边自私想着不吃也好,这样自己不用太累,就顺着想放弃.
可以母亲不依, ,一夜四五次,拖着拉着把我摇醒,要我试着喂娃,我推说:"娃不吃,就算了".虽是娃不吃. 但六层原由也是自己松懈,不想太累.母亲说,无论吃否,你给娃养成习惯,让她吃.前期娃抗拒到极点,深夜常是不依不饶的拒之千里的哭. 我一次次想放弃,心里还低咕:老母亲真是糊涂,这是什么年代,娃说不吃就不吃呗,强压什么,反正有牛奶.现在不是流行不喂奶,况且我是被动不喂而已.
老母亲的坚持不弃,感动着我.看着母亲憔悴不堪的倦容,及额旁新添的白发.她仅是一外婆,这么用心,我做为娃的亲娘,何以如此懈怠,不负责?.于时,在与母亲的一起努力下,经过两周的努力,娃终于被养成了能吃母乳的习惯.这不仅让娃身体生长更有营养更让中年我的深深的上了一课.
为人母,非只言谈,非随潮流,非寻理由懈怠,非轻语言弃,而是对每件或大或小的事认真严肃的责任.养:要给其力所能及的多方营养;育:先修身立己,再育人.
写着写着,烤着母亲为我烧得火,看着母亲一边微笑忙着为我烤红薯干.我说:妈,休息一会吧?辛苦了! 母亲答道:不辛苦,只要你们爱吃,再累都是甜.这就是母亲,这就是上一辈传统朴实的母亲,一生只为儿女,那怕累驼了腰,那怕苦白了发,只要是为儿女好,他们就心甘情愿劳!
当清晨自己的娃起身上学而自己想贪睡时, 当为娃一点小错而吼叫时;当因娃稍不顺意就抱怨时,当因偶时不顺而想放弃时;母亲任劳任怨躬厚薄人,坚韧不弃柔刚兼顾的往事一点点滋养着我鼎力前行.
母亲:女儿有你,一生之幸,世世之幸!女儿:爱您,仰敬您,感恩您!祝您:安康喜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