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收纳精典
杨宝孝||诗词格律常识讲座(三)

杨宝孝||诗词格律常识讲座(三)

作者: 文峰诗社 | 来源:发表于2017-07-03 11:52 被阅读196次

    杨宝孝‖诗词格律常识讲座(一)

    杨宝孝‖诗词格律常识讲座(二)

    第二讲 近体诗格律(一)

    所谓“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唐代格律诗形成之前的诗,都算是“古体诗”。格律诗形成之后,诗人们写的诗有许多并不依照格律,也被称为古体诗。而依照格律写的诗,就称为“近体诗”。近体诗有律诗、律绝两种基本形式,以律诗为代表。

    一、律诗格律

    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分别简称为“五律”和“七律”(长律暂不论)。律诗有严格的格律:

    1、句数与字数,每首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2、押韵,押平声韵。第二、第四、第六、第八句末字为韵脚,必须押韵;不换韵。第一句末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详见下文“基本格式”)。

    3、平仄,每句用字平仄都有规定(详见下文“基本格式”和“关于平仄的几个问题”)。讲究粘对。

    4、对仗,第三句与第四句对仗,称颔联,第五句与第六句对仗,称颈联。有的律诗第一句与第二句(首联)也对仗,甚至第七句与第八句(尾联)也对仗。那是修辞的需要,而不是规则要求。

    5、节奏形式,五律总的节奏是两个双音步加一个单音步,单音步只能放在句子的中间或句末,不能放在句首;七律是三个双音步加一个单音步,单音步只能放在第二个双音步与第三个双音步之间或句末,不能放在句首或第一个双音步与第二个双音步之间。注意,节奏指的是音乐性,不是指词法。

    律诗的基本格式是由四个句型组合而成的。五律比七律简单,因此我们先了解五律。七律可类推。五律四个句型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四个句型构成两联,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组合成五律的四种基本格式。因此,牢记这四个句型对于掌握律诗格律是必须的。

    甲、五言律诗的基本格式

    有仄起不入韵式、仄起入韵式和平起不入韵式、平起入韵式四种。

    (1)仄起不入韵式

    中仄中平仄,平平中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仄,平平中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字表示可平可仄。)律诗的平仄规则有很严、较宽两种。格律太严容易束缚思想,不利创作,因而这里取较宽的规则。如果取严规则,则本式为: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比较宽严两种格式,可以看到,宽式比严式多了四个可平可仄的字。下面各种格式都取宽式,不再一一说明。本式例诗如: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又如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

    (2)仄起入韵式

    将上一式首句改为“中仄仄平平”,其它不变。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又如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

    (3)平起不入韵式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仄,平平中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仄,平平中仄平。

    刘长卿·新 年 作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澘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又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4)平起入韵式

    将上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中仄平”,其它不变。

    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又如李商隐《风雨》“凄凉宝剑篇”

    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以上四种格式,第一种最常见,第三种次之,第二种有一些,第四种很罕见。因此,一般认为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轨。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当作一种参考。

    乙、七言律诗的基本格式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就是在五字句的前面加上两个字(一个双音步);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这样,七律也有四种基本格式。

    (1)仄起入韵式

    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廻。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又如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

    (2)仄起不入韵式

    将上式首句改为“中仄中平平仄仄”,其它不变。

    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又如杜甫《咏怀古迹之五》“诸葛大名垂宇宙”

    (3)平起入韵式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又如秦韬玉《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

    (4)平起不入韵式

    将上式首句改为“中平中仄中平仄”,其它不变。

    杜甫·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又如刘禹锡《酬乐天》“巴山楚水凄凉地”

    七律以首句入韵为常见。这一点正好与五律相反。同样也有人认为首句入韵是七律的正轨。这里的原因,正如诗律学家施向东先生所说,从音理和心理上分析,五言两句十个字,首句不入韵,每十个字有一个声音重复,形成一次回环,是比较适中的频率。如果首句入韵,则是五个字一回环,重复频率就过高了。所以五言诗首句多不入韵。七言诗七个字一回环,有一个声音重复,也是容易接受的。如果首句不押韵,要等到第十四字才进入回环,就不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七言近体诗首句多数入韵。七言诗有句句押韵的(柏梁体),而五言诗就没有句句押韵的,也是这个道理。这些分析很有道理。不过在创作实践中,只要能写好,也不必忌讳太多。上举首句不入韵的诗就都很好。

    上面讲过,律诗对仗的规则是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首联和尾联不要求对仗。可是也有的律诗只有以一联对仗,还有的是三联对仗,甚至四联都对仗。

    只有一联对仗的,对仗一般是颈联,颔联则不对仗。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三联对仗的,多数是首联和颔联、颈联对仗,即前三联对仗。如: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商隐《筹笔驿》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上将走降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律诗的尾联较少对仗,因为用散句比较容易表示结束的语气。但是也有一些律诗颔联、颈联和尾联即后三联对仗,不过比前三联对仗少得多。如:

    杜甫《悲秋》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

    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冀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全篇对仗的不多见。如:

    王维《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

    天上去西征,云中护北平。

    生擒白马将,连破黑雕城。

    忽见刍灵苦,徒令竹使荣。

    空留左氏传,谁继卜商名。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鲁迅《亥年残秋偶作》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

    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二、律绝格律

    律绝有五言和七言。基本规则为:

    1、句数和字数,每首四句,五绝每首二十字,七绝每首二十八字。

    2、押韵,七绝只押平声韵;五绝大多数押平声字,押仄声韵的很少。第二句、第四句末字为韵脚。

    3、平仄,依照律句的要求。讲究粘对。

    4、节奏形式,依照律句的要求。

    律绝不要求对仗。由于受到律诗的影响,有不少绝句也用对仗。

    由此可见,律绝与律诗不同的只有两点,一是每首句数从八句变为四句,二是不要求对仗。正如我们在第一讲所说,律绝就像从律诗截下来一半。

    律绝和古绝统称“绝句”。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甲、五言律绝的基本格式

    有仄起不入韵式、仄起入韵式、平起不入韵式、平起入韵式四种基本格式

    (1)仄起不入韵式

    中仄中平仄,平平中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又如李频《渡汉江》“岭外音书绝”

    (2)仄起入韵式

    把上式首句改为“中仄仄平平”,其它不变。

    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又如卢纶《塞下曲之三》“林暗草惊风”

    (3)平起不入韵式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仄,平平中仄平。

    李端·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又如李白《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

    (4)平起入韵式

    把上式首句改为“平平中仄平”,其它不变。

    卢纶·塞下曲(之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又如皇甫冉《婕妤怨》“花枝出建章”

    五言绝句以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以仄起为常见。

    乙、七言律绝的基本格式

    也有仄起入韵式、仄起不入韵式、平起入韵式、平起不入韵式四种:

    (1)仄起入韵式

    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又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2)仄起不入韵式

    把上式首句改为“中仄中平平仄仄”,其它不变。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诸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又如高蟾《上高侍郎》“天上碧桃和云种”

    (3)平起入韵式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李白·朝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又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4)平起不入韵式

    把上式首句改为“中平中仄中平仄”其它不变。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又如郑畋《马嵬坡》“玄宗回马杨妃死”

    七言绝句以首句入韵为常见。

    绝句中除了律绝,还有古绝。五言古绝比较常见,有许多人们非常熟悉的绝句,李白的《静夜思》、李绅的《悯农二首》、王维的《鹿柴》等等。七言古绝就很少见。诗律学家说,因为七言绝句产生得晚,一产生就在近体诗的氛围之下,所以都用平声押韵。而五言四句的诗体在唐朝之前就有了,所以有的还保留押仄声韵的习惯。有的诗集如《唐诗三百首》、《万首唐人绝句》等,没有把五言律绝与五言古绝分开。不过,既然古绝属于古体诗,那它就不必依照近体诗的格律,不用依照律绝的平仄规则。我们还是很容易分别的。

    以上讨论的只是律诗和律绝的基本格式。关于近体诗的格律,在平仄、对仗、押韵、节奏等方面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杨宝孝‖诗词格律常识讲座(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宝孝||诗词格律常识讲座(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sa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