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被称为“中国的第五项发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所了解。
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庆祝节气,又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节气的传统文化呢?这本作家文珍的《风日有清欢——二十四节气里的诗与人》记录了她三年的阅读、生活和观察世界的日日夜夜。作者通过24节气相关的经典诗歌,将阅读、旅行、交友、怀人等主题进行了细分,她发现古代节气也可以让我们体察当下的生活,也让生活充满了趣味。
二十四节气让生活充满趣味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发现24节气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着很多的趣味性,让我们成为在四季的流转中慢慢成为一位生活家。
在立春时,我们会用生菜卷饼“咬春”“迎春”,还会拿着“春盘”与四方邻居分享,还会互换吃食,联络感情。
在雨水时,吃爆米花,雪白米花如泉水一样汩汩流到袋子中,这是孩子们最最喜欢的。
在惊蛰里,还有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金黄明艳,美丽极了。还有桃花粉粉一片。
春分中,除了赏花,还有吃春节,立春蛋。春分第一候玄鸟回,作者也在旅行中见到了西伯利亚飞来的海鸥。
清明时节,杏花春雨,是踏春的季节,也适宜寻访友人。
谷雨里,布谷鸟抖擞尾羽,歌唱起来,提醒着人们要播种稻谷,这会儿,采春茶、祭海、食香椿、走谷雨、种棉花等等,大家享受着这份忙碌。
小满时节,除了梅子,还有枇杷。而且小满节还有专门的祈蚕节、小满戏或小满会。
秋分,桂花飘香,寒露也是一个属于朋友的节日。霜降,柿子红彤彤的,累累的像小灯笼。
……
书中的介绍让你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在忙碌的生活在,也停歇一下,赏赏花草、品尝美食、享受生活,在这有趣事物的点缀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二十四节气让生活富有诗意
生活有各种各样,有酸涩、有快乐,其实平凡的事情我们也可以酝酿成诗,在简单的生活中撷取诗文,用诗的语言把生活描绘得惟妙惟肖,那可是人生一件乐事。
在书中关于节气的诗文唱词也很多,读起来都是那么唯美,立春里宋祁的 “剪尽春云作舞衣”;最出名的《游园》折里,杜丽娘也唱出心声;雨水里,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在《雨天》说到“每个生命中,有些雨必将落下。”雨水是自天而降的恩赐,是大地久旱的甘霖,是万物回归生机的必须。艾略特的《荒原》字里行间里充溢着英伦的雨意,还有赵师秀《约客》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在这不欲生火的寒食天中,李清照的“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洞察世情,句句状物,字字抒情。因果看得透彻。
立夏中陆游的“立夏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小满时节宋人陈纪的“梅子黄时雨又晴,春衫未脱暑犹轻。天横远轴半眉绿,云漏斜阳一眼明。”还有戴复古的“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秋分的“金风送爽时时觉,丹桂飘香处处闻”,……每个诗句背后都蕴藏着生活中一时的天气、生活中的一份心情,生活中的一段故事。
二十四节气如杂花生树,在枝繁叶长里,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有着说不完的温暖,它丰富了生活,也让生活充满了诗意。
结语:在二十四节气的流转中感受生活,遵从自然规律去生活,由内而外、在季节变迁时安抚身心,这样的生活充满智慧和美好,也让人欢喜。作者说,让我们认真而有仪式感地活在当下。那么我们就以节气为轴,点亮平凡生活中的仪式感,让生活多姿多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