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的研讨课程,一场思维的盛宴。听完各位名师的经验分享,尤其是爱华小学巫丽莉老师分享的岗位建设,与我对自己当前班级管理遇到的问题不谋而合,巫老师的经验分享让我茅塞顿开,原来班级管理还可以民主让孩子们参与其中,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在活动中育人。因此,回到自己的班级便按耐不住立刻“动”起来。
目前我班级主要的问题是任务分下去了,能坚持的小干部却很少,甚至有些小干部还没参与其中。以至于一件事情重复地说,却没什么成效。鉴于此,学习了巫老师的经验后,我结合自己对岗位设置的认识,与孩子们一起发现问题,讨论问题以及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开展初期,我通过一件事情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方案。开展中期,引出班级岗位设置上还存在什么问题。开展后期,讨论班级岗位该如何重建。
这天正好有好几个孩子没有交作业,甚至是有一组一个人都没交,而课代表在我询问原因时,只给了我三个字“不知道”。由此,我召开了一次紧急的班会课。课前我让孩子们回忆一下,当初我们选任课代表时,有什么样的要求。作为一名组长,你的组员没有一个交作业,你应不应该问清楚原因?作为一名课代表一个小组都没交作业,你应不应该问清楚原因?孩子们都不假思索地说应该。
“大家都知道应该问清楚,怎么还存在回答“不知道”这样的现象呢?”我反问道。
孩子们沉默了,经过一番思考,有孩子说道:“他们不负责。”哦,原来我的孩子们已经知道什么是负责了。
“他们为什么能这么不负责?”我又追问。
有孩子说:“老师看不到。”
有孩子说:“他们懒。”
有孩子说:“没人管。”
“大家说的都没有错,那我们该怎么做能帮到他们呢?”
大家又一次陷入沉默。
“如果我们的课代表有一个小本本,上面清楚的记着每天作业的情况和原因。最后我们周五班会的时候,把这小本本拿出来,评出最勤奋的孩子,大家说怎么样呢?”我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孩子们的变化。
大家都应好。
我追问:“课代表管理着你们的作业,那谁来监督课代表的工作呢?”
有孩子说:“老师。”
有孩子说:“班长。”
“大家一起监督可以不可以?”
“可以。”
“发现课代表没做好了,你们要向谁反应情况呢?”
“班长。”
引导下来,孩子们找到了思考的方向。课代表的重建就完成了,可是这还不够。
“除了课代表和组长,同学们还没有发现其他的岗位设置会不会也存在问题呢?”
“图书管理员都没看见他们整理图书,也没人管。”
“小干部下课都没有摆桌椅,地上脏了也没有清理,也没人管”
“黑板也经常没人擦,值日组长也没提醒组员。”
……
问题相继提出,发现了问题我们再进入下一步,也是最后一步提出解除问题的方案。通过孩子的讨论和我的追问,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方案。首先,再一次明确岗位的职责。然后,班长和老师按时到位的检查并做好实名记录。在如何做记录上,我们也进行了一番讨论,觉得采用表格式较好,不仅记录方便更能有条理地完成记录,随后由我和几位班干部制作出两份表格。


最后,到周五班会课上,把各自做好的记录拿出来,做得好的孩子表扬,没做好的孩子找到原因认真改正。
这节班会课,不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还发现了孩子们的潜能。我相信通过孩子们不断的成长,方案不断的修改,我们能越来越优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