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学生在做阅读理解这一类题型的时候,对赏析类的题目总是感觉无从下手,或者说自己感觉答得很全面了,可是试卷一发下来还是被老师减分了。为此很苦恼,总想着找到一条适合的答题路径,能够准确全面的写出不被减分的标准答案。
可是在文学鉴赏方面有这样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文本,可能有不同的解读,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去读相同的文本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因此,一成不变的文学鉴赏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除非是敷衍或者抄袭。
中学生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又与真正的文学鉴赏有区别。区别在于他们面对的读者是阅卷老师,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
这就好比是要求学生带着镣铐跳舞。既要玩得精彩,还得符合阅卷要求,答题规范。
在这里我对学生们谈“三个角度”的问题
1.“主人公的视角”
2.“作者的视角”
3.“上帝的视角”或者说是“读者的视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