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关于浙江的面馆,最有名的,大概数杭州的“奎元馆”。
网上资料说是清代同治年间创立。
传说当年一个外地穷秀才来杭城赶考,进店要了一碗清汤面,老板怜其寒酸,特意在面底放了三只囫囵蛋,恭祝能“连中三元”之意。
后来秀才高中,来面店谢老板。题赠“魁元馆”三字招牌,从此生意日见兴隆。
以后又有一任老板嫌“魁”字有鬼旁才改为“奎”字,一直延用至今。
这是“奎元馆”招牌的来由。
一百多年来,“奎元馆”接待了不少名人:
蔡廷锴、蒋经国、李济深、陈叔通、梅兰芳、竺可桢、盖叫天、周璇……
1996年,金庸先生也曾光顾奎元馆。金庸先生是浙江海宁人,也算是我同乡,同一个行政村。
奎元馆最出名的面是:虾爆鳝、片儿川。
这两个面,前面一个是高端面,后面一个是大众面。
其实所谓的“片儿川”,就是雪菜笋片肉丝面。春季用春笋,冬季用冬笋。不用咸菜,用雪里蕻。
档次如同一个我这个小城的咸菜肉丝面。是最经济最实惠最大众口味的面。
所以,杭州的面,片儿川是家喻户晓的代表。
九十年代,我去过一次奎元馆。但给我的感觉并不咋样。我觉得名气大过味道。
那家店在解放路靠近延安路那边。后来我一直不曾再次光顾。不知道那么多年过去,那个位置的老店还在不在,是否换了地方。
再说一个题外话:
那段时期,周末的时候,单身的我时常一个人早上坐火车去杭州西湖边,在湖滨路上的一家包子铺买几个大肉包,一块钱一个,然后西湖边的长椅上坐半日,傍晚前,大概六点半的364火车回小城。
那家包子店生意很好,顾客不断。那会,我也很爱吃包子。
一直到现在,还是很喜欢吃肉包子。
浙江的面,品种都很多,据说奎元馆有150多种。我们本地的面馆,几乎所有的面馆招牌上写着的品种,七八十种肯定有。其实并不是每天每一样都有。有不少都与时令相关。
这里,关键是这个面的浇头菜分时令。譬如冬季的羊肉面;还有河鲜海鲜,小黄鱼,河虾、黑鱼;蔬菜类:冬笋、春笋,毛豆……
按理说,浙江是水稻大米主食地区。但我小时,面条在乡村农家也经常出现。
一般是家里请工做事情。午饭和晚饭之间,大概下午两点左右,有一次不算正式的餐饮,叫“点心”。
不炒菜,只做一样食物,譬如面条,麦汤疙瘩,糯米圆子。如果是稀饭,那要搭配一点包子,过粥的简单小菜。榨菜,酱瓜一类。
常见母亲在一个面桶里揉面团。面桶是最老式的木头桶,很笨重。还没有现在的塑料、铝制的、不锈钢等的材质。
家里也有一根一米来长的擀面杖,揉好的面团就在吃饭的八仙桌上擀薄了,然后是反复折叠,用切菜刀切成面条。
面条有点宽,差不多五毫米宽。如果吃不完,就晒干储藏。
但我那时不喜欢,从来不曾碰过。
我小时很挑食。
现在这个小城的面馆,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本地人开的面馆;还有一类是隔壁桐乡市人来开的面馆。
其实都一样,只是老板是桐乡人,也是本地人,都是嘉兴地区。
所有的面馆,早上都会泡好一大壶的茶。本地的面馆,几乎都是红茶,桐乡人的面馆,几乎都是菊花茶。
我是早起的人,早上六点多就去吃面,能吃到头泡的红茶或者菊花茶。
很安逸。
我常去的那家桐乡人面馆,也是一对夫妇。我去他家,只吃青菜肉丝拌面、红烧,加荷包蛋,微辣。目前价格十二块。
每次去,不需要吭声,老板夫妇看见我就知道吃啥。我只需直接扫码付钱,然后自己拿杯子倒菊花茶即可。
难得的是,这家面馆老板用的是胎菊,茶水干净。不像有些餐馆用便宜的朵菊花,泡了之后,茶水里满是散开的菊花瓣,还有菊花采摘时夹杂的小飞虫。胎菊因为还是小花苞,里面不会进飞虫,一粒一粒的,比较干净。
以前,我每天早上吃面,必先去报亭买一张浙江的“都市快报”,然后先喝几杯茶水,等上面;再然后慢慢看报纸,吃面;最最后,面吃完,继续喝茶水,看未看完的报纸。然后起身。报纸留下,给后面的顾客,或者老板。
不过,现在都改刷手机了。报纸也没地方买了,街头的那些报亭也消失了。
说到桐乡的杭白菊,这里还有一个故事。
关于桐乡市,外省人可能不熟悉,但是乌镇与矛盾先生,知名度比较高。
与我这个小城一样,桐乡是嘉兴地区下面的一个县级市,乌镇是桐乡市下面一个乡镇,矛盾先生就是乌镇人。
桐乡历史上盛产杭白菊,是杭白菊的原产地。与西湖龙井并提。
但明明是桐乡产地的菊花,为什么叫“杭白菊”,扯上杭州呢?
有个传说,杭白菊原先称“桐乡甘菊”。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有一安徽商人,收购、包装,打上“杭州西湖金伦茶菊庄”的标记,转手销往新加坡等南洋等地。
后南洋商人想甩掉这个安徽中间商,直接去杭州寻找杭白菊产地,寻遍了杭州,不见杭白菊踪影。
原来,安徽商人也是熟谙商界竞争之道,把白菊花的产地说成是“杭州西子湖畔”。在当时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环境下,确实起了很好的自我保护作用
自此,桐乡甘菊,成了杭白菊。
(我以前路过桐乡,大片的杭白菊,也是一道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