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官场,你想从始至终片礼不沾是不可能的。因为官员送礼,送的不光是钱,还是人情。你一点儿不收,就显得你“不近人情”,这不符合曾国藩“和光同尘”的作风,也不利于他与下属建立基本的情感联系。所以在实在拒绝不了的情况下,他会从下属送来的礼物中挑一两样价值最轻的收下来。
咸丰十一年(1861),曾国藩派人把家眷从湖南接到安徽。以前曾国藩一个人住,到哪儿都对付一下就行。现在一大家子来了,就得简单装修一下房间,布置点儿家具。庐州知府唐景皋知道了这个情况,就给曾国藩送去了大批居家日用之物,从家具到被褥,林林总总,几乎无所不有。
这是官场的惯例,因为庐州知府就驻在安庆,官场上通常都是由驻在省城的地方官为总督布置总督府。曾国藩本不打算让下属来准备,但是东西已经送来了,曾国藩又不忍心违了下属一片心意,于是将其他东西一概推却,只收了草席七领。他写信给唐知府说:顷接手书,复承惠贶多珍,锡比百朋,情殷千尺,至以为感!惟各物嫌于过费,万不敢当。谨领草席七种,取藉茅无咎、连茹汇征之象,且祝灾区遗黎咸登衽席,颂使君生成之绩也。余件奉璧,即希查收。
您送来这么多好东西,我十分感谢。只是它们价值过于昂贵,我不敢当。所以只收七领草席。
曾国藩刚开始当总督的时候,给他送礼的人每天都在门外排成行。因为他拒收礼物,慢慢形成习惯,很少再有人给曾国藩送礼了。幕僚赵烈文到了曾国藩家,看到曾国藩的菜里没有肉没有鸡也没有鱼,就问他,总督府里连火腿也没有吗?曾国藩回答:“无之,往时人送皆不受,今成风气,久不见人馈送矣。即绍酒亦每斤零沽。”也就是说,过去有人给曾国藩送火腿等食物,被曾国藩拒绝。渐渐曾国藩之不收礼成了风气,什么都没人送了。就是想喝点儿黄酒,也要到街上现打。赵烈文一听,笑着说:“大清二百年,不可无此总督衙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