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简之道

作者: code_w | 来源:发表于2017-04-20 20:34 被阅读13次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易经文化博大精深,易经中所蕴含的"天人和谐"的整体性,直观性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原点,帮助人类安邦治国重要文化之瑰宝。

《易经》不仅包含天文地理等许多知识,更乃是古圣先贤所留宇宙造物之简易法则,《易经》之“易”有简易,变易与不易三义。

乾坤造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乾乃天阳之气,万物始于气。知道了阳气何处积蓄,发动,便知万物在何处起始、诞生、发展、成熟。阳气是否饱满、充足、厚实,变知成长之路能够走多远。坤是地阴之形,乾阳之气入坤地阴形中,鼓动万物之形动而生。坤地之能顺从入阴之乾阳的充实和鼓荡,支撑着万物从地而生,随之生长壮大、老死,复归于气化。坤地的能量包裹住乾阳,使万物形与形之间缕缕分明。乾健而动,观其所知便能始物而无所遁,故以为易而知大始。坤顺而静,凡其所能皆从乎阳而不自作,故以为简而能成物。以草木之生观之:天之阳气一到萌芽尽发,何其易也。坤不必别有作为,承受而长养之,即其能何其简也。

易道尽于乾坤,乾坤尽于“易简”,“易简”即在人身,学者求易于天地,又求天地之易于吾身,则易在是矣。乾坤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天之所以为天,地之所以为地,人之所以为人,一易简之理焉尽矣。圣人俱行易简,法无为之化。天下之理莫不由于易简而各得顺其分位。若能行说易简,静任物自生则物得其性矣。故列子云:不生而物自生,不化而物自化。若不行易简,法令滋章则物失其性也。天地间凡物皆有乾坤,而人心尤自具一乾坤。圣人之能事,可以与天地参矣。天地有自然之易。易中有自然之天地。天地与易不外乎自然之理。理至易至简,则人心有易人心有天地也。

知“易”者知天下,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行天之道者,天亦助之。

相关文章

  • 易简之道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易经文化博大精深,易经中所蕴含的"天人和谐"的整体性,直观性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

  • 知行合一,奋始克终

    《格言联璧》有言: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 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 以圣贤之道奋始易,...

  • 卜筮之道 (读易简说)

    一部易经,广大悉备,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秦始皇焚书时,李斯只见易经是卜筮之书,所以未投秦火,这是一...

  • 易简之道以解U

    晚上听刘崇明道长讲解“易道通神的前提”,并学习静心,打坐半小时。 先说说静心打坐的学习心得: 1、从一片漆黑到渐放...

  • 修真九要 2(转帖)

    第2章 修真之道,金丹之道也;金丹之道,造化之道也;造化之道,阴阳之道也。《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又曰:“天...

  • 5.7易之入门:学之道,教之道,孝道与师道。

    易之入门:学之道,教之道,孝道与师道。 2010-11-14 18:06阅读:37,121 提要: 易的基本含义。...

  • 御众

    凡御众之道,教下之法,易则易知,简则易从,稍繁难则人不信不从矣。综核者,如为学之道,既日知所亡,又须月无忘其所能。...

  • 十鉴

    一、勤能补拙,言不过行,大道至简,大智若愚,上善若水。 二、言语之道,何时言,何时不言,何时直言,何时隐言,易亦不...

  • 之道·易瑜伽

    悟人生之道,境界的豁达,随意;悟生活之道,心的平和,宁静;瑜伽就是悟健康之道,身体的年轻,平衡。美好,是因为优美的...

  • 医易之道

    2020-11-21早晨的思考 1.了解人身机理,于道家而言,学习道(中)医,先学什么? 常态与非常态:通则不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易简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xr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