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匆匆,最近一段时间读《回家吧,受伤的内在小孩》这本书,发现自己因为这本书引发的情绪,让自己常常陷入曾经的情绪困扰中。
忽然有一种不知道怎么去读的感觉。
1.漂浮于情绪之上的真实
我在读《回家吧,受伤的内在小孩》这本书,读到中期感觉有些深奥,尤其是深挖内心,内在曾经的小孩。
那个小孩往往是心里最不易触碰的地方。
而触碰他就发现,情绪被书籍引导不断的诱发出来。
正是这种诱发会让自己陷入很多的情绪困扰中,疑惑,无助等等。
这些本来好像都被处理过一次的情绪,又一次浮现出来。
我觉得对于这本书,对于浮现出来情绪,处理它们的首要方式应该是真实。
正是这种对于自己的真实,才能继续和他人共读这本书。
比如:对于书中31-36页的内在小孩受伤程度测试,共读会邀约时间跟搭档一起交流你们是怎样受伤的。
而这件事,自己会因为工作繁忙以及工作中不顺的情绪,导致自己不想和共读搭档分享交流。
其实,核心点在于自己缺乏安全感,可能是从小时候爸爸妈妈总是开玩笑自己是捡来的,让自己一直有一种安全感缺失的感觉。
同时对于认识不久的朋友难以分享内心的感受。
2.情绪的困扰需要医治
我想这也许这本书为何强调要心理咨询师一起陪伴来处理情绪问题原因。
如果这样?那如何自己阅读学习这本书呢?
也许因为繁忙的工作无法让自己找人,对情绪进行疏导。
最近,我发现另一种阅读方式,就是真实的面对自己的情绪。
因为这本书的阅读,我发现对自己情绪感知极为敏感。
正是这种敏感,让自己可以看到自己曾经忽略的很多情绪,也不曾关联它们背后受伤的内在小孩。
是那些在婴儿,孩童,青少年所受的情绪伤害未被缠裹,未被疗愈的地方。
也许这些情绪被压抑着,但当遇到相似事情时,应激反应带来的情绪依然会影响自己。
3.个体心理的理智
今天和领导沟通后,自己又一次陷入认可欲求的情绪中,并且因为部分不认可言论产生了苦毒情绪。
忽然想到《被讨厌的勇气》那本书,正是那本书让自己有了追求幸福与自由勇气之书的言论。
难道自己又要活回自己曾经丧气的样子吗?
忽然间的困扰,让自已又一次开始阅读《被讨厌的勇气》。
哲人说:“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在哲人说到,当你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他人认可,就不能真的理性去看到别人说话的本质。
看穿他人话术,看清他人的眼光,看明他人对你期待。
不要让自己因为情绪看不到他人为你的好,只因为你的情绪会放大他人对你的不好。
当眼里只有不好的时候,苦毒的情绪自然而来。
转眼看来,原来《回家吧,受伤的内在小孩》可以和《被讨厌的勇气》进行辅读,在相辅相成间,让自己有被讨厌的勇气去拥抱那个受伤的内在小孩,拥抱那个曾经被许多情绪困扰的小男孩……
拥抱内心的小男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