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员告诉我们:“走路真的挺远的,可能要花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你们先出大门,往右拐,很快就会走到河边——那是莫斯科河——然后往左转上河堤,顺着河堤走不了多久就会路过克里姆林宫。然后,往右会看到一座大桥往左会看到圣巴西尔大教堂。朝着教堂走,到了教堂再右拐上坡。接下来路上你会经过一排老房子——顺便说一句,它们是莫斯科最古老的房子。”
“总之,走不了多远,你会走到一个岔路口,旁边还有个花园—那是卢比扬卡路。左拐,继续上坡。十多分钟后,你会经过卢比扬卡的克格勃总部大楼。你可不能错过,那是座高大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有巨型铁门上面还镶有盾牌——相信我,没人想进去一探究竟。经过这座大楼,右转就上了斯雷滕卡街。接下来好办,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就能到达纪念馆。你会发现一路上这条街的名字变来变去:先是斯雷滕卡,在穿过花园环路后这条街就改叫和平路了。”
“在和平路上再走三四千米,你就到了城市的北部。大概30分钟后,你会经过一个很大的十字路口,里兹斯基火车站就在那儿。再往前走40分钟,还会有一个岔路口:右边是和平路,左边是奥斯坦金路。记住:还是走和平路,再走会儿你就会在路的左边看到纪念馆。祝你们在纪念馆玩得开心!”
这是作者丹·罗姆在《一页纸工作整理术》中开篇部分提到的自己在异国他乡问路的经历。试想一下,如果问路的时候我们自己,我们更希望对方用什么方式进行表达呢?
上述接待员说的是第一种表达方式。
第二种表达方式:
图1,选自《一页纸工作整理术》第三种表达方式:
图2,选自《一页纸工作整理术》第四种表达方式:
图3,选自《一页纸工作整理术》其实,后面三种方式我都比较能接受。
为什么第一种不呢?因为我听不懂、记不住!接待员说了非常多的信息,我在短时间内是记不住的。再者,我们的习惯使用语言是不一致的,我听了之后还要再翻译一遍,这给我的记忆又增加了难度。另外,可能因为经历不一样,甚至接受的教育水平也不一样,所以在语言表达的时候选择的方式也会不同,这也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沟通效果。我们想沟通顺畅,让对方明白我们所说的,那起码也是沟(方式)得起,才可能会通呀!
什么是视觉化表达?
那有没有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尽可能避免这些沟通的障碍呢?书中提到了视觉化表达。视觉化表达,简单将非常复杂的信息用图画的形式呈现在眼前,同时还化解了表达语言不通的尴尬与为难,而且也尽量减少了一词多义或一义多词的理解差异。
想让对方听得明白,首先自己得说得明白。自己要说得明白,那就自己先要想明白。视觉化表达同样也可以帮助我们整理自己的思路。尤其是在工作中、商业场合中的复杂问题思考和整理的时候,更需要我们在自己脑中、眼前去呈现,让整个过程都看得见,这样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才能更清楚。
什么是“六六法则”?
到底怎么让这个过程看得见?繁多的信息,复杂的现象,如何变得更简单、更清楚?作者在书中提到了6种观察问题的方式,帮我们视觉化问题的更多方面。这6种方式被称之为“六六法则”。
图4,选自《一页纸工作整理术》1、 谁?什么?=画像
通过观察,挑选和要处理的问题,包括了人事物。而这个问题就是来识别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质,从而挑选、保留我们要分析解决的某一方面。
2、 有多少?=数量型图
这个是商业领域中最常见的观察问题的方式,寻找数量问题,将周围的事物进行量化。包括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
3、 在哪里?——分布图
这个观察问题的方式负责处理事物的位置或与四周的关系的,甚至是否是潜在危险的逼近。
4、 在什么时候?——时间轴
这个观察问题的方式要求我们在时间流动下,观察初始状态和当下状态的差异和变化。,
5、 怎么样?——流程图
这个观察问题的方式要求我们观察,甚至是推理并记录起因和结果。观察“怎么样”的过程,其实就观察在什么时候,什么导致了什么的过程。
6、 为什么?——科学变量图
这个观察问题的方式,就是收集足够多的“怎么样”,才能看清楚“为什么”。这样一个一个起因结果彼此重叠,我们才了解更多事物的运用方式。
工作中的问题如何进行6W进行观察?
我是一个人力资源从业者。就举一个人力资源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话题——如何控制人员流失,进行讨论。
1、谁?什么?
对于一家公司,流失的员工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理由。如果想一把抓,那估计很难见效。所以我们可以观察,要分析哪一类流失的人。比如说,我锁定了是如何控制本科生流失,那我对比的就是不同学历的人的流失。
2、有多少?
我可以列出今年本科生入职的人数,流失的人数,同其他学历的入职人数和流失人数进行对比(横向比较),包括今年同去年的对比数据。
3、在哪里?
对比分布情况,不同地区的本科离职的分布情况。
4、 在什么时候?
本科生流失的分布时间,入职年限等。
5、 怎么样?
是否改变管理者的管理方式会控制本科生流失?是否加快晋升发展速度会控制本科生流失?是否增加更多过程培养能控制本科生流失?在思考怎么样的时候可以增加推测,通过观察来变化。
6、 为什么?
本科生流失是因为管理方式过于传统?是因为晋升发展慢?还是因为没有跟踪辅导?通过“怎么样”的观察和收集,再来判断。做出科学的变量分析,这样就可以快速做出解决方案了。
通过运用六六法则,关于如何控制本科生流失的话题,我自己有一个清晰的梳理过程。这样再跟我老板汇报的时候,也相信他不会再反问一句:“你在说什么?”。
这六个问题,我相信大家也并不陌生。每个问题可能都在不同场合不同程度影响着我们思考。但却不见得,每个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都会问自己这些问题,让问题澄清的过程视觉化,甚至系统化。所以,只有当我们想清楚,才能说清楚,对方才能更明白。视觉化表达,不仅仅指的是我们会画画,而是我们的思考过程如何让别人看得见,看明白。
《一页纸工作整理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