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汉本1班 刘耀群
三鍫乡的人们,总是那么热情好客,三鍫乡的油茶总是那么浓郁幽香,外婆的油茶承载着我太多太多的记忆,端起一碗香油茶,思绪早已飘到那个古老的三鍫乡小寨。
名为“三鍫”是因为居住在这个地方的人同时精通侗语、苗语和汉语,这是在一定的文化地域内形成的一种有区别于其周边地区的语言文化。当地自称为“三鍫话”。在这里最著名的当属三鍫歌和三鍫油茶,在一些重要的活动和特别的节日里二者缺一不可,正因如此,让我们的寨子变得与众不同。
我家距外婆家不过几十米的距离,从小就跟在外婆身边的我,跟着她说侗话,吃着她精心制作的油茶,我们这里的民族属于侗族,侗族人本就嗜油茶,加之三鍫情结更是对油茶情有独钟。我们这里的人们在吃早晚饭之前必须先做油茶吃,老人们常说没吃过油茶吃再多的饭都是不饱的,干活总是无力的。但逢过年过节、家有喜事或者来客人必煮油茶,这是当地的待客知道。如果你到了这里,吃到了油茶,说明主人已经把你当成贵宾对待。油茶的制作方法说简单却不容易,本地人和外地人做的一吃就区别出来了。油茶最讲究的是茶叶,一般的茶叶都是在谷雨前后采摘,而油茶需要的茶叶是在农历九月份采摘的,这个时候的茶叶叶子大片,叶片也好,折几颗棵茶树的叶子,一年的茶叶也就够了。寨子里的每家每户,田间地头总会种几颗茶树,九月采茶叶也显得特别的热闹。采摘好的茶叶放到锅子里用沸水煮上几个小时,捞起晒干,茶叶就做好了。油茶的主料是大米,将米倒入锅中炒至金黄散发出阵阵糊米香时加入食用油,再放一些花生或者是豆子之类的东西煸炒,最后加水加茶叶,待水沸腾后用特制工具“茶筷”鼓捣,再加一些水煮至沸腾,香喷喷的油茶便可出锅了。虽说制作过程不算太难,但是想制作出正宗的油茶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外婆最难手的就是油茶,每次我都会去外婆家缠着外婆给我做,每次外婆都会满足我。外婆不仅给我做,还会教我做,她总是一边教我制作,一边告诉我做人的道理,外婆不是文化人,但我从她那学到的东西最多,她给我讲的总是很在理,我的童年一直围着外婆转。后来我慢慢的长大,开始上学读书,时间如流水般飞逝,我必须外出求学,不能像以前一样每天往外婆家跑,于是外婆每个周末都会精心的制作一锅油茶等我回家。直至现在,每逢放假,总会在第一时间问我有没有时间回家,她给我做油茶吃。
对啊,小时候吃油茶,吃的味道,长大后吃油茶,吃的是记忆,是一种情结。没离开家乡的时候没觉得怎样,当你离开一段时间再回去的时候,你觉得那里的一山一水不知怎么的你总是看不够,哪怕你已经很清楚的知道在哪里有一块怎样的石头,在哪里有一颗怎样的大树,在哪里有一朵怎样花儿……读书的地方距离家乡越来越远,在这里几乎没有人知道什么是油茶,但在我这里它一直是那么那么的清晰。无论我身在何处,不管过了多长时间,外婆的油茶是我不变的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