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用哲学性和宗教性的思考,旁征博引地阐明:人们能否追寻更充实的生活,激发内在才智和创造力,做出收获幸福的选择,取决四个认知层次的契合度——如何看自己、看他人、看他人眼中的自己和看世界。这是一部启发心智成长的著作,指引我们构建理解世界的底层逻辑,让自己成为主体,根据“内心”行事并作用于外界,从实际意义上看待人生并达到平衡。
这本书需要反复看,细反思才能产生想法。对我来说,书的前半部分都是铺垫,能让我感悟的都在书的后半部分。一是认知的四象限。以往我通常把认知的重点放在对他人的认知上,却很少自我认知(即使有也仅限于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上),其结果是习惯于指责抱怨他人,或轻易给他人下结论,贴标签。书中最打动我的例子是下地狱后最讨厌的人其实是镜子里的自己。最打动我的一个观点是意图和行动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好的意图并不一定导致一个好的行动,行动也未必能完全体现意图。比如教育孩子,意图是让孩子学好,行动却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打骂孩子,孩子体会到的不是爱,而是恨。意图和行动之间产生的误差便是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无怨、无悔”曾是我的人生信条,读了这本书方顿悟,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我的无怨无悔是否对社会、对他人产生正向效果才是最终目的;二是不能解决聚集性问题的方法去解决发散性问题,也就是不能用固定的方法和逻辑思维去应对复杂体系问题,而是通过提高站位来应对低层次问题。比如一次因教育孙z问题与儿媳发生分歧,争论最后也未达成一致,一度心生不快。这本书从根本上解开了我的纠结:争论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而非计较谁赢谁输问题。
另外如果你要想解决发散性问题,它的答案一定来自于更高的层次,而不是来自于同一个层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