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屋建瓴定基调 科学精准备中考——记黄石市初三语文专题复习研讨活

高屋建瓴定基调 科学精准备中考——记黄石市初三语文专题复习研讨活

作者: 陈夫子的碎碎念 | 来源:发表于2023-02-21 14:36 被阅读0次

      早春二月,万物生辉。细雨如酥,拂面微寒。在黄石市教科院的精心组织下,我们于2023年2月22日上午前往市第八中学参加初三语文专题复习研讨活动。此次教研活动紧凑高效,对我们的复习备考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注课标,回归教材

        这次研讨活动传递出的重要信号就是无论在日常教学还是复习备考中都要重视新课标和教材。活动伊始,两位老师呈现了别开生面的复习研讨课。

      稳重老练的刘春霞老师以《背影》《老王》为例,梳理叙事类散文阅读的知识点。接着迁移运用,探究散文的阅读方法,掌握答题技巧。从课内延展到课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精彩表现让我惊叹,个个妙语连珠,一隅三反,真正做到了“学为中心”。我建议在迁移《苦瓜》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自主命题,设置三到四个阅读题,这样可以训练学生阅读文章时的敏感度,更易揣摩出题者的命题意图。


        年轻温柔的陈哲老师带来的是一节十分新颖的思辨课堂。她以元月调考的阅读题《警察与赞美诗》的试卷答题为切入口,探讨当文章“文不对题”时该如何去理解标题的含义。课堂给我们提供了解题思路——标题在内容上和内涵上的联系。同时勾连课内,探讨《阿长与<山海经>》是否“文不对题”,发现其中的矛盾处,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解释矛盾疑惑。可能我们的教学一直是正向地去解释标题的作用,而这次课堂探讨的是逆向思考标题与文章主旨的关系,难度有所拔高,对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课堂氛围不太活跃。

      个人拙见,《警察与赞美诗》是特例,确实“文不对题”,但我们学习的文本几乎都是题目对应文章的,而且往往还是文眼,这种讨论个例的价值有待商榷。另外,《阿长与<山海经>》我认为并没有文不对题,阿长本就是文章的主角,而买《山海经》是阿长众多事件中最让作者印象深刻和感动的,所以这个题目既全面又具有典型性,非常合理,若要去深究《山海经》这本书的特点和对阿长的评价,概括出作者想要以“怪”来宣战封建传统思想,我觉得未免有些牵强和过度解读了。也许鲁迅小时候就是单纯地特别喜欢这本书呢,也许鲁迅就是最怀念给他买来书的阿长呢。所以这篇文章是否是“文不对题”值得好好探讨探讨。

          夯实双基,悟道得法

        第八中学的名师孙维娇校长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复习备考讲座。归纳起来即九字箴言——“知其心、悟其道、得其法。”

      其中“知其心”是备考的前提,就是要树立学生的信心,调节好心态,尤其是学困生,不能让其自暴自弃,教师要循循善诱,多多鼓励,让他日拱一卒,肯定他的点滴进步。

      “悟其道”是备考的关键。这需要教师下足功夫,研究教材,整合资料,形成知识网络,还要研究指南,分析考题,构建备考图谱。第八中学的教师团队确实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自编复习题组,事无巨细,单以作文专题为例,他们就整理了思辨性作文,主题作文,学困生参考作文,修改作文的方法与步骤,还细化到审题、开头、立意、选材、构思和结尾等,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种做细做实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所有语文人学习。

      最后,“得其法”是备考的保障。主要是立足当前实际,夯实学生双基,进行科学测评,多方聚焦合力。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规范其解题步骤,为复习赋能增效。我觉得夯实双基极为重要,对多数学生而言,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足以迎战中考,再进行系统化训练,化多为精,先做优选,有的放矢,各个突破,肯定会锦上添花。

          宏观把控,细节突破

      市教研员肖老师压轴总结,首先简明扼要地点评了三位老师的课例。接着指明今年语文中考命题的方向。整体难度系数是0.65,积累与运用方面要考察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由于是新题型,所以会较为简单。诗歌鉴赏仍以课内精读为主。其它题型和考点基本不变,在选文方面注重体现多样文体,尽量囊括教材所学的新闻、说明、议论、小说、散文等体材,但会注重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肖老师特地以《苦瓜》举例,指出文章当中无人注意的“闲笔”细节将会是命题的方向和要害,“闲笔不闲”,不阅读文本根本无法作答,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来思考。

      反对套路,拒绝盲目。这是肖老师对我们复习备考提出的宝贵建议。套路化答题只是隔靴搔痒,言之无物,并未深入理解文本和认真审题,这种做法肯定会失分,还是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时脚踏实地,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能力。

      中考命题需要顶层设计,统筹兼顾,理论上对照新课标,实践上勾连教材,这要求我们落实巩固各项知识点,把握住文本细节,夯实读写能力,才能让学生从容自信地应对中考。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此次研讨活动为中考复习确定了基本调性,作为一线教师应当因班制宜,研究学情、分析考题,制定出科学而精准的复习计划,同时也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以期共同进步。

      春光作序,万物和鸣,弦歌不辍,芳华待灼。我们要科学复习,精准备考,全力以赴,方能决胜中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屋建瓴定基调 科学精准备中考——记黄石市初三语文专题复习研讨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an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