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
女儿去好友家玩,走前不愿意帮忙收拾玩具,妈妈示意可以等她帮忙收好再回家,女儿不悦,嘟囔着拒绝,并反驳“凭什么“”我就是不愿意帮忙。“
【感受】
委屈、生气
【想法】
1、为什么妈妈只对我提要求,别人来我家玩时不也是没帮忙收吗?有时一大摊的玩具妈妈还要我一个人收拾。
2、好友收玩具还有规矩,我又不清楚什么东西该放哪?
3、妈妈对我和对别人不一样。
4、别人也没做到,为什么我就一定要做到。
5、不喜欢一个人收玩具。
【期待】
1、希望妈妈理解我的感受,尊重我的选择。
2、希望自己能够被他人喜欢。
3、希望别人能平和地与我沟通以及合作收拾东西。
【渴望】
1、无条件接纳(即使今天我没有帮助朋友收拾玩具并不代表以后我也这样,希望大家能尊重我当下的感受与决定)
2、认同、肯定(我经常是有帮助别人收拾的,我是个爱帮助他人的人,并以此感到开心、快乐。希望大家及时嘉许我。)
3、安全感(无论我收与不收,大家都是爱我的,收拾玩具我经常有自己做到。)
4、模范(希望妈妈在我还没有建立起收拾东西的习惯前,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能陪我一块做,那样我会更乐于去做,也会学习到妈妈的本领。)
【生命力】
连接(一开始是拒绝的,共情后重新连接上)
爱的能力(爱与被爱是OK的)
安全感(没有被说教,一开始还是会有感觉到妈妈的提醒是在要求而不是请求)
价值感(妈妈的及时看见,感受到被人懂得和尊重,感觉到自己仍是可爱的,被人喜欢的。)
独立自主(拥有了选择不做的权力,自己是可以为自己做主的。)
【事后对话】(回家的路上):
妈:宝贝,能和妈妈说说刚才你没有帮忙收拾,却有不开心的情绪是因为什么?
沁:我不想说。
妈:你是什么感受?委屈吗?
沁:不是,就是别人以前不也是这样到我家玩了就走了,也没收,我叫他,他们还照样不收,你还要我一个人收呀。
妈:哦!原来是这样呀!你在自己家里玩完后也希望朋友可以帮你一起收拾,否则会有一些不公平。
沁:嗯!
妈:如果别人拒绝了,你是希望妈妈或者家里人是可以帮助你一块收,这样更容易一些。
沁:是的,可是你却要我一个人收。
妈:好的,我知道了,对不起,宝贝!妈妈让你以前有不太舒服的经验。下次你负责来提醒我。
妈:今天你也是愿意帮助好朋友收的对吗?只是因为什么呢?
沁:都是她玩得多,我只玩了一点点,而且我帮她收拾时,她怪我乱放,我怎么知道哪些东西放哪里。
妈:你希望朋友可以事先说清楚规则对吗?这样更愉快。
沁:我还是不想帮她收。
妈:今天情绪不高,我们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做到,也可以允许自己偶尔做不到。妈妈抱抱。
妈:谢谢你宝贝,妈妈觉得这样太好了,我们有什么想法可以说出来,有这样的小情绪,它是来给我们送礼物了,我们一定可以想到更好的办法的。等到你准备好了的任何时候。
【再聊】(去看牙医的路上和坐在门诊前的台阶上):
妈:宝贝,我们现在聊聊昨天收玩具的事,你觉得合适吗?
沁:好呀!
妈:你是喜欢去朋友家玩还是朋友到我们家玩多一些?
沁:都喜欢!
妈:那你希望大家一起玩是什么样的氛围呢?
沁:开心!
妈:那大家在家里玩肯定就会玩玩具,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更和谐快乐,让大家玩得开心又能收拾好?
沁:把它们都扫到一个角落。
妈:嗯!这也是一个办法。同时这样会带来什么麻烦吗?我一时想不到,又感觉不太妥当一样!
沁:我知道,它有可能会被站在那边上的人踩到,这样玩具会坏,我们的脚也会受伤。
妈:我是小玩具,好疼呀,我可不要被踩到。
沁:哈哈!我来保护你!
沁:还有一个,它放久了会弄丢。
妈:是的,像你们橡皮泥的工具有很多件。
沁:妈妈我还想到一个,就是如果玩具不放好,妈妈会不高兴。
妈:气死我了,满地都是玩具,谁来救救我吧。
沁 :哈哈!我们一起收嘛!
角色扮演小花:我不要,我才不想收呢!
沁:随便你,不过下次我很可能也不帮你收。
小花:啊,那好吧,可是我不知道你的东西放在哪里?
沁:你可以问我呀!
小花:这个,这个铲子放哪里?
沁:是这里面。
妈:好玩,好玩,那我们可以事先和朋友商量好,玩完后一块来收拾再回家。
沁:好,我们来拉勾!盖章。
【种种子】饭后
妈:有时我们约定好了一件事,会不会也有做不到的时侯。
沁:嗯!有的。
妈:妈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想不想知道。
沁:想。
妈:我有一个小魔咒:叫做“我决定。”
“就是决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决定别人做什么。”
猜猜看,如果做到这些会获得什么魔力?
沁:是什么?

妈:就是接纳力魔法,谁拥有了接纳力就可以获得好多好多幸福和幸运,妈妈正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