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自己的文章里面说过,一部电影如果没有特效加成,就没有必要花钱去电影院看。
那么《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我是一定要去电影院看的,看的就是它的特效加成,因为最担心的也是它的特效。
首刷《流浪地球》,它给了我足够多的惊喜改变自刘慈欣的小说的电影《流浪地球》我早早的就开始关注了,因为刘慈欣在中国科幻小说界的地位不亚于在文学界的莫言,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国际认可,实打实的星云奖前无古人。
更重要的是刘慈欣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启发,我们可以去豆瓣上看看刘慈欣小说的评论,可以想想《三体》至今都没拍出来的原因。
爱之深,关之切。
《三体》给了我太多启发,它也是我kindle里面经常翻阅的一本书,它也曾被我作为礼物送给朋友,在书的扉页我写到“自从我看了《三体》之后,仰望天空,那样的深邃对我来说意义再也不同”
首刷《流浪地球》,它给了我足够多的惊喜而《流浪地球》也是这样一本书,所以自从电影放出春节上映的消息以后,我就很是关注,怕它砸在制片方手里,怕又是一次蹭热度。
大年初一,我满怀期待与忐忑地坐在电影院里,两个多小时的观影给了我足够多的惊喜、震撼与感动,它配得上刘慈欣在发布会上的那一句“开启了国产科幻元年”。
首刷《流浪地球》,它给了我足够多的惊喜实在是低调的预告片
看过电影后再回看一遍预告片,我感觉片方实在是太低调了,预告片中所展现的镜头在电影中所占比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想要通过预告片对于电影做出评价,那只能是管中窥豹。比如你看到吴京,可能会想到这又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片,肯定是中国人最后拯救了地球或者怀疑片方蹭战狼的热度;看到为数不多的特效镜头,又会想到预告片已经展现了所有的特效镜头,国人拍不出好看的科幻片;看到改编二字,又会急切的下定义,一定毁原著。
为了不剧透我只能说你这样想是大错特错,不过确实情有可原,因为国产科幻片能让人有深刻印象的几乎没有。我们从小到大就一直被好莱坞科幻片各种洗脑,即便是后来好莱坞为了迎合中国观众在电影中添加了中国元素,但是那样子的植入让我们感觉非常生硬。时间久了,也就不再相信我们的电影人能够拍出像样的科幻片,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对于国内电影工业水准的不自信,类似的不自信可以延伸到很多方面,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首刷《流浪地球》,它给了我足够多的惊喜 首刷《流浪地球》,它给了我足够多的惊喜诚意满满的科幻美感
人总是对体积庞大的物体感到震撼,所以史上可称之为奇迹的工程都是规模巨大。《流浪地球》全片都充斥着巨大与渺小的对比,体现了一种暴力、机械、原始的美感,行星发动机、运矿车、漫天的风雪、木星斑、撞针,这些都是硕大无比的事物,让我觉得人类真的是无比渺小,但正是这样的对比才能衬托出人类自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全片特效看完,我感觉导演的钱真的是用在了刀刃上,特效镜头非常有诚意,质量很高,剧情紧凑,机械感,科技感十足。
首刷《流浪地球》,它给了我足够多的惊喜中国式思维的科幻史诗
《流浪地球》为什要叫做“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因为关键在于中国二字,电影中故事主要的场景是在中国,五星红旗随处可见,中国的地标性建筑,城市都出现在电影中,很多高科技装备都写着中文,更重要的讲了一个中国故事。
首刷《流浪地球》,它给了我足够多的惊喜中国式传统文化中对家的看重是这部电影的情感核心,全片一个贯穿始终的词便是“回家”,所以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他们在地球危难时刻都想着一起保护这个家,所以在地球出现危机的时刻,我们不是弃它而去,而是带着他一起去流浪,这一点让我感到震撼而感动。
中国式解决方案正和我们的世界观。电影中最高执行机构始终是联邦政府,从未出现过中国的相关剧情,最终解决危机的过程也是由来自全世界的救援队伍共同努力完成的,是集体主义的力量与好莱坞科幻片个人英雄主义的力量的对标,这样的中国方案是不是似曾相识,它完美的诠释了命运共同体这个热词。
以上是我首刷的感慨,更多的细节还得多刷几次才能体会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