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久以前,我以为只要精神富足,人生就算圆满了。小时候还写过不少关于《我眼中的富翁》这样的文章。
可是越长大,经历的越多,我越体会到物质富足的重要性。
你知道有钱的感觉有多幸福吗?
1
有一次手机坏了拿去修,在等待过程中,看到一个穿着朴素的阿姨拿着一台全新的联想电脑来修,机身被摔得很严重。
阿姨略带哭腔地对维修员说,这是给刚上大学的儿子买的,我和他爸都下岗了,因为儿子上大学怕他被同学看不起,所以和他爸省吃俭用买了台电脑,没想到一个星期不到,就被儿子摔坏了。
维修员看了看,液晶屏都摔坏了,要修很难。
阿姨有点着急,求求你帮个忙吧,实在是没有办法,尽量修好吧?
维修员叹了口气,也没说什么,就拿去修了。一两个小时过去就修好,然后告诉阿姨,还好主板没坏,但是表面摔的没办法修复了,将就着用吧!
阿姨接过电脑,颤颤巍巍地感激,然后掏出部诺基亚打电话,小力,你电脑妈给你修好了,你看看啥时有空回家拿?
电话那头的声音很暴躁,谁让你修的!那垃圾联想扔了得了!修好我也再摔一次!我要苹果笔记本…
我当时听完整个头皮发麻,这个小力怎么这样对妈妈说话?
如果家庭富裕,花销大,家里能供应得起也无可非议,毕竟每个人出生的环境不同,从小接触的档次不同,用惯了比较高端的物品。
可是家里贫困,还要打肿脸来充胖子,非要显摆自己很有钱,这就很匪夷所思了。
2
古人说,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
我想起了高中穷困的日子,上了大学以后我就开始赚钱,做过很多兼职。
当我拿到自己的第一笔钱的时候,我去超市买了很多零食,去优衣库买了很多衣服…
回学校的路上拧着重重的袋子,但是我感觉我整个人都快乐得要飞上天了,有钱的感觉多么美妙啊!
舍友大兵笑话我,兼职大王,爱钱爱疯了吧?
我不觉得丢脸,难道你不爱钱?
他说,要那么多钱干嘛?够用就好啊,不够就向家里要…
可是我们都成年了啊,又上了大学,不应该自食其力,也该减轻家庭负担吧?
他听了哈哈大笑,有什么关系,家里有钱,我觉得家里人养我是天经地义的啊!我爸妈就我一个宝贝儿子,我不用他们的钱谁来用?
我有点无语,他宁愿在宿舍睡觉打游戏,也懒得做兼职赚一笔钱。
结果他每个月生活费三四千,却依旧要向我借钱。

3
直到见过太多的例子,我才明白,生活环境的变化是不良攀比心理形成的主因!
贫困生乱花钱的现象其实只是假象,上了初高中,尤其是考上好大学,中间有七八年是在学校度过,换句话说,他们是在“富裕家庭”而不是“贫困家庭”长大的。
他们知道自己父母生活艰辛,日子过得紧巴巴,但是这些年的快乐生活让他早已忘了吃苦节俭的品德。
身边的朋友穿着光鲜亮丽,灯红酒绿,回头看看自己穷困潦倒,眼界低浅,怎么看怎么格格不入,如何才能融入这个大集体里呢?
表面上看,是随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实际上应该说迷失了界限分明的是非荣辱的价值观!很多考上好大学的大学生,“穷鬼”和“乡巴佬”成为了他们挥之不去的帽子,让他们难堪。
于是就刻意改变自己的衣食住行,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有城里人的气派。正所谓一年土,两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成为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真实写照。
4
大学生的钱最好赚了!这是社会普遍共识。
小到地摊商贩,大到各种购物借贷app,都是量身为大学生定做的。我身边又很多朋友在朋友圈卖鞋卖护肤品卖和大学生有关的物品,好做吗?当然好做,很多人都靠这些大学生发家致富了。
大部分大学生吃穿过度,然而正品要几千,不是富二代真心买不起。于是为了好看和时髦,他们宁愿不买五六百的正品也要买高仿。
大学生还特别容易满足,举个例子,看电影,一份爆米花25元,一瓶可乐10元,几毛钱的3d眼镜卖到20元也照买不误,还喜欢随大流,高喊着为情怀买单,然后浩浩荡荡奔赴烂片之中。
我是为某某买单,我骄傲啊!钱不就是用来花的吗?
5
进入了大学,你可以开始追求自己的理想,可以参与社团活动,可以不再背诵之乎者也,也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你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时光用来消费。
你还可以放下眼前的苟且,到远方去寻找诗,也可以为博主播红颜一笑,豪掷千金,也可以在电竞中笑傲江湖,但是希望你能问自己一句,你所追求的物欲是否沾满了父母的血泪?
用父母的钱未尝不可,关键在父母是否认为你花的值他们的汗水?你花钱的时候是否能问心无愧地说值?
经济无忧是父母给我们的礼物,但是如果随意地去挥霍和浪费,这种幸福只能维持一段时间。
那么,现在上大学的你正在做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