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

作者: 星雪 | 来源:发表于2022-10-04 14:06 被阅读0次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是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在这一天里,天气晴朗,秋高气爽,很多习俗就是登高望远,赏菊,有的地方喝菊花酒。

    “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主要内容,但是敬老虽是内容之一,可也不是很重要的。

    重阳节的民间活动各地各有不同,一般有以下几项活动,我的老家会在这一天里,整个家族会聚集回来像清明一样祭拜祖先,给远去的亲人祭拜。

    祭祖节

    重阳节与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等都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祭祖是主要节日做节的一大内容。中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农业文明,是极其重视祖先经验的一种文明形态。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有着逢年过节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根本。

    登高节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  重阳节“登高”俗与道教九月九日“升天成仙”也有内在的联系,在道教文化中,九月初九日重阳节这天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时间,所以道教传说中多选择九月九日“升天成仙”。道家认为这一天清气上扬,浊气下沉,地势越高,清气聚集越多,就可以乘清气而升天。

    敬老节

    九月初九也被赋予了敬老节的新含义。因“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九,是久长久远的谐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阳,含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在民俗观念中,又因“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且“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赋予有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赏菊

    重阳日,向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菊花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菊花不仅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初九这天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这是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重阳糕一定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如今的重阳糕,仍没有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饮菊花酒

    饮菊花酒源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药酒,味道微微有一点苦,饮后可使人明目醒脑,而且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寓意。

    佩茱萸

    古代还流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古时汉族民间节日风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茱萸主要是可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具有明目、醒脑、祛火、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插茱萸等古俗则是民间登山驱风邪的行为,重阳节清气上扬,浊气下沉,人们用天然药物茱萸等调整体魄健康,使其适应自然气候变化。

    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不管习俗是什么,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阳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by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