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最好是不是会更好?

最好是不是会更好?

作者: 絮絮歆语 | 来源:发表于2017-06-01 23:29 被阅读0次
愿每一天,都活的像向日葵

临睡前,听了成甲解读的关于《麦肯锡精英的思考习惯》音频,对其中讲到的职场案例场景感同身受,也学到了一个新鲜的思维模式。

文中提到一个词“心理韧性”,指的是人在压力下管理思维和情绪的能力。在职场中,同事与领导间相安无事时是天下太平、其乐融融的祥和气象,但遇到突发或紧张气氛里,是否你还能不被一时的面子或得失来左右自己的反应呢?会愠怒、失态或急躁口出恶言吗?这时就是检验一个人心理韧性强弱的时候了。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反馈,最主要的原因在外界刺激和做出反应之间不同的思维方式。职场中,作为领导层,习惯用“必须型的思维方式”来下达任务,一旦没实现预期目标就会有不满情绪,甚至无法接受差强人意的结果而责怪下属。这种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尽管有时不符合事实或逻辑,带来彼此心理的极大落差,但身处情绪漩涡中的我们常常不自知又无法摆脱。

而“愿望型的思维方式”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最好这样……”,认为我们最好应该完成这样的任务和目标,但没完成也可以接受。因为在对方无故意拖延或排斥的情况下,各种不可预知的状况或挫折都有可能发生,站在现实和逻辑的角度看,不完美可能有时也是情非所以。

那如何从“必须型”转为“愿望型”思维模式呢?

第一步:承认目标价值;

接受任务方要从心理认同目标的价值,这样的目标导向首先在思想上与领导层达成了共识。

第二步:否定绝对实现的要求;

凡事都无绝对,给自己留有周旋的余地,考虑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对事情的发展有个合理预期。

第三步:了解坏结果的可能性;

在执行过程中,哪些外界条件或环境会给任务进展造成困扰或影响?是外部的还是自身的原因?这些可以多思考,必要时做两手准备。

第四步:客观评价结果并承担责任

如果结果是最坏的打算,我该怎么正确看待这件事情?如果是自己的预测发生失误或能力不足,应该如何弥补过失,尽量将差的后果减少到最低损失?我该承担多少比例的责任?

第五步:想办法实现好的结果。

自责或自怨自艾可以暂时有这个情绪,但是不宜太久,毕竟事实已发生,如何积极面对解决才是当务之急。如何从挫折和失败的经历里汲取教训,如何正确处理自己今后类似问题的情绪和认知,或许这些更值得自我反省和思考吧

以上这些更多的是基于职场下属层面的认知,同样,领导层也可参照以上五个步骤结合实例来拓展思维模式。或许,试过以后,你会现,“最好这件事这样……”会更好些吧。

相关文章

  • 最好是不是会更好?

    临睡前,听了成甲解读的关于《麦肯锡精英的思考习惯》音频,对其中讲到的职场案例场景感同身受,也学到了一个新鲜的思维模...

  • 明天是不是会更好

    健身、练字成为我计划表中最重要的事。 因为老师出差,所以明天一大堆的课等着我去上,还得往返赶着地铁,又是被晒的一天...

  • 2021-07-12

    离开争吵的环境,是不是会更好

  • 没有我是不是会更好

    说实话,很多时候我都会觉得自己是个很麻烦的人,对自己要求多,对别人要求也多,还会时不时的来一个喜怒无常之类的,我想...

  • 戒掉干扰,是不是会更好?

    现在每天信息太多,抖音头条微博淘宝微信,手机几十个APP,n多个未读,不是银行APP推送让你消费理财,就...

  • 如果对事情不要那么追求完美,是不是会更好。

  • 每日分享25 如何走出“完美主义”的羁绊?(2022.11.3)

    你是否在做一件事情时,会反反复复做很多遍,力求达到最好效果,结果,在呈现出来的那一刻,还是会觉得是不是那样会更好些...

  • ᕙ(`▿´)ᕗ

    今天下过雨后天气转凉,不觉中惦记她是否安好,但转念想是不是瞎操心,没准不在的日子她会更好,看来没心没肺最好。

  • 2020-06-09

    每次都会觉得下次会更好,其实当下就是最好的!

  • 这样说话是不是会更好呢?

    孩子的成长,成人的修行。为人父母,为人老师,我们时刻觉察自己的话语是否吉祥是否带给孩子带来正能量,这是一场不可避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好是不是会更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dy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