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学日常修养

心学日常修养

作者: 小宇宙__天马 | 来源:发表于2018-08-28 19:12 被阅读40次

阳明心学如何着实做工夫,先生讲了很多,包括立志、勤学、责善、改过等等,这里主要讲“念念存天理”这个最贴身的日常工夫简单做一个梳理:1.有虑而知——思维逻辑(依靠知识与经验)2.不虑而发——感受(生理方面的痛痒饥渴;心理方面的难受舒服),然后表现为情绪和念头3.不虑而知——良知,它负责对情绪、念头进行感知和判断(有感应并知道)即:知是知非,知善知恶

1.良知判断只在当下发生,针对的客体是你的情绪和念头。

2.这个判断才是“真我”的代言人,脑海里曾经一直占据指挥员位置的情绪和念头,那个是假我,他常用的工具就是思维逻辑,用思维逻辑的最大作用就是可以合理化你的恶念;

3.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你“不虑而发”的感受,你觉得痛苦,难受,需要满足(需求),所以产生了欲望,欲望转化为情绪和念头,最后演变成行动。

4.既然如此,我们就在“不虑而发”的感受上做工夫,不要等到形成了情绪、念头甚至找好了借口,那时私欲习气积聚的能量就更大了,更不容易对付。

5.如何在感受上做工夫呢? “无事时涵养”,关注一下此刻内心的感受是否平静,一旦平静被打破,赶紧盯住它!

6.怎么盯?“不虑而发”的“感受”,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在身体上反映出来:首先是内心(两乳之间)的变化,会觉得一阵紧;然后会夹杂着“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焦躁不安,以上表现总结为两个字“纠结”。

7.我能够盯住了,然后呢?首先要清楚,因为我们私欲习气太重,良知发用的敏感度并不太高。我们提起一个注意力,来观照自己的感受,只是给良知本体找了一个帮手,主人出现,帮手就要退场。这时的观照实际上帮助我们平复了情绪,替代了那个想满足私欲的强烈念头,为良知发用扫清了障碍。

8.良知啥时候出场了,我还是不知道啊?如果此时,你还有这样的疑问,也不用着急,先“格物”。刚刚我们谈到了“纠结”,凡纠结必有私欲,朝着你心底最不愿意的方向做决策,准没错!因为顺应本体的善念流行,是通体舒泰的,让你舒泰的是孟子的“浩然之气”,行动之后会有一种道德上的满足体验,即自慊。

9.如果能够坚持按照第八条做,就是“集义”。我们的心本来是一块“白板”,多年的私欲习气把它染黑了,所以此时在这个染黑的白板上出现一个黑点,我们是很难发现的,因为他的背景就是黑的。一旦“集义”,白板逐渐显露处它的原色,那么再出现一个黑点,我们便一目了然。这也是越做工夫,感觉偏离心体的情况越多的缘故。

  小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做工夫就是达成“应无所住”这样的境界,生出良知之心,将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相关文章

  • 心学日常修养

    阳明心学如何着实做工夫,先生讲了很多,包括立志、勤学、责善、改过等等,这里主要讲“念念存天理”这个最贴身的日常工夫...

  • 真理在我心中

    真理在我心中,然后去实践。 去人欲,存天理。 克恶念,留善心。 禅宗有修养,无学问。 心学,有修养,有学问,有实践...

  • 每天三件事216/366

    修养学习 英语学习 日常工作 小确幸 回家 今日复盘 日常工作。未做什么具体工作。 修养学习。大鹏绘画,上午十点半...

  • 学习阳明心学,提升自我修养

    这个题目,是我在线下我所在的志愿者团队分享阳明心学文件的题目,之所以沿袭,因为是我心中所想,也是这一年以及未来的时...

  • 谈谈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世界观和修养论。世界观是他整个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而修养论则是将这个基础...

  • 七个习惯笔记20180918

    由内而外,品格的修养,注重根部,日常自我修养,根基=品格;能力=枝干 我们决定自己的行为,而行为的结果由原则掌控 ...

  • 🎏《中庸》日课56

    《中庸》日课56 下面这段话讲的是修养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还要去加强个人修养,...

  • 心学之我悟:读书

    心学之我悟:11. 读书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性,否则,读书就是负累。读书与心理建设,身心修养真,无直接关联,除了放松娱乐。

  • 【山人日记1.19】

    今天读书,决心学习曾国藩的修身十三课和富兰克林的十三美德修养。我的目标不是成为圣贤,毕竟理学儒学那个时代离我们太远...

  • 你的修养藏在日常

    文/浅草 我一直相信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层,而是在极深极深的内里。 ——徐慕容 01 前两天坐火车,在车上看到一对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学日常修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gq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