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顺口溜: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我国各地域的人们在社会群体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集生活,风俗,人文地理特色、社会生态、精神面貌等与之对应的习俗和观念,于是民间就有人将其编成顺口溜,用于简单明了地介绍这一地域的风俗习惯、特色、文化等。
顺口溜与旧时童谣颇为类似,它是民间流行的一种汉语口头韵文,句子长短不齐,纯用口语,念起来很顺口。具有朗朗上口,悦耳敞亮,简单易懂,好念难忘,幽默诙谐,生动形象等特点。再配上土话俚语地方特色鲜明,有言而未尽之意十分有内涵,所以在各个地方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少贫富贵贱大多都能随口来上几句,颇为盛行。
早先一些“顺口溜”主要是反映讽刺社会存在的诸多不良现象,多与时事有关,在褒贬意义上有鲜明的倾向性,与“民谣”定义相吻合。因这类“民谣”主要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出现的现象,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而兴起,是新时期的“语言产物”,且方式上有其独特性——人们只是口头说讲,而不以音乐的形式唱诵——因此,人们冠以一“新”字,谓之“新民谣”,以示区别传统民谣。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生活习俗,特色、文化的有不同程度改变,于是出现了不同版本的顺口溜,其中有一类顺口溜并不与“新民谣”归于一类,这里仍沿用顺口溜这个说法。
这类顺口溜中以《云南十八怪》影响最大流传范围最广。所谓“云南十八怪”是描述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民风民俗所产生的一些特有甚至有些奇怪的现象或生活方式。当时印象最深是:大姑娘叼着旱烟袋,老太太上树比猴快。
可后来有人说这句话是不对的,云南盛产烟草品质各地最好,若说那里女人抽烟怕也少不了。不过当地人主要抽水烟抽旱烟的少,何来叼旱烟袋一说。
至于“老太太上树比猴快”有人说是形容海南当地人擅长爬椰子树,实际上与云南无关。
欬,可我怎么觉得讹传的版本最有味呢?后来又看过一些关于云南十八怪的顺口溜总感觉味道差了些,不是很完美一直就没找到令人满意的来。
再后来,发现网上关于云南十八怪的顺口溜虽多却连原汁原味也保持不了,更加令人不满意了。想是云南十八怪的版本很多,随着时代的变化,有的现象已经慢慢消失,有的还保留着,有的被夸张改词,老版的云南十八怪被新版的代替的缘故。
这也不是我个人遇到的怪异或是讹误,有的上年纪的人也说过:“ 我最早听到这个还是远在七十年代了,具体内容也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有那么几个:鸡蛋串着卖(这种风俗在贵州也有)、草帽当锅盖、三个蚊子一盘菜、三个老鼠一麻袋、八十岁老太太爬树比猴子快、火车通国外、和尚谈恋爱、十八岁大姑娘不系裤腰带等等,其他的都已经记不清了。”大抵云南十八怪在四处传播的过程中被本地化,出现讹误是难免的。
要知道,这个顺口溜对于我们这个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文地理资源丰富、风俗习惯多姿多彩的国家而言意义特殊,它不失为点缀在锦绣山河间的一朵绚丽的彩云。故将它很好的整理出来也是理所当然。
云南,西南边陲,彩云飘扬之地,各族人们世世代代在这片神奇独特的红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绚烂多彩魅力非凡而又与众不同的文化习俗,慢慢演变成极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符号——云南十八怪。
云贵高原有高低起伏的山林,沟壑纵横的峡谷,落差极高悬殊的地势形成独有的寒、温、热三带气候。云南特有的气候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当地的十八种特质:十八种色彩、十八种魅力、十八种气质。
十八只是个泛称,其实云南奇人奇事之多远不止十八。十八或是为了图讨个好口彩,当地人每当提及云南奇闻异事之一处时总要在前面冠以云南十八怪,以为统领。将当地所有的奇山异水、奇禽异兽、奇风异俗、奇人异事都揽于麾下。
老版的《云南十八怪》如下:
版本一:
1、云南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买。
2、云南第二怪,粑粑饼子叫饵块。
3、云南第三怪,三只蚊子一盘菜。
4、云南第四怪,石头长到云天外。
5、云南第五怪,摘下草帽当锅盖。
6、云南第六怪,四季衣服同穿戴。
7、云南第七怪,姑娘原来叫老太。
8、云南第八怪,火筒能当水烟袋。
9、云南第九怪,袖珍小马有能耐。
10、云南第十怪,蚂蚱能作下酒菜。
11、云南十一怪,四季都出好瓜菜。
12、云南十二怪,好烟见抽不见卖。
13、云南十三怪,和尚还能谈恋爱。
14、云南十四怪,汽车还比火车快。
15、云南十五怪,娃娃出门男人带。
16、云南十六怪,这边下雨那边晒。
17、云南十七怪,脚趾常年露在外。
18、云南十八怪,新鞋后跟补一块。
版本二、
云南第一怪:【竹筒当锅煮饭卖】风物
云南第二怪:【牛奶做成扇子卖】风物
云南第三怪:【树上松毛扭着卖】风物
云南第四怪:【过桥米线人人爱】风物
云南第五怪:【米饭粑粑叫饵块】风物
云南第六怪:【山洞能与仙境赛】地理
云南第七怪:【四季服装同穿戴】气候
云南第八怪:【有话不说歌舞代】风物
云南第九怪:【(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交通
云南第十怪:【新娘要把墨镜戴】风物
云南第十一怪:【老太爬山比猴快】风物
云南第十二怪:【星云湖里鱼分界】地理
云南第十三怪:【土锅通洞蒸鸡卖】风物
云南第十四怪:【三只蚂蚱一碟菜】风物
云南第十五怪:【背着娃娃谈恋爱】风物
云南第十六怪:【花生蚕豆数堆卖】风物
云南第十七怪:【溜索过江比船快】交通
云南十八怪:【四个竹鼠一麻袋】风物
云南十八怪:【短裤穿在长裤外】风物
云南十八怪原版顺口溜:
你说奇怪不奇怪,云南就有十八怪。
四个竹鼠一麻袋,蚕豆花生数着卖。
袖珍小马多能耐,背着娃娃再恋爱。
四季衣服同穿戴,常年能出好瓜菜。
摘下草帽当锅盖,三个蚊子一盘菜。
石头长在云天外,这边下雨那边晒。
鸡蛋用草串着卖,火车没有汽车快。
小和尚可谈恋爱,有话不说歌舞代。
蚂蚱当作下酒菜,竹筒当作水烟袋。
鲜花四季开不败,脚趾常年露在外。
北京人对“四”字情有独钟,甭管是说人还是说事儿,总爱凑成“四”。梨园行有“四大名旦”、“四大须生”,武术界有“四大拳种”……
无独有偶,河南人也喜欢用“四”字。旧时河南百姓间流传这样一句话:河南四大害“水、旱、蝗、汤”。大凡当地的老人们大多都知道这四个字指的是什么。
近年还有一种说法,河南流传的四大祸害实际是指“水、旱、蝗、蹚”。肖舟先生在《历史上被掩秘的“1942”》(刊于《历史学家茶座》2014年第三辑)一文中这样解释:“在鲁山方言里,土匪统称‘蹚将’。同音谐转,也就成了‘汤’。姚雪垠的小说《长夜》、《李自成》都把河南一带的土匪称作‘蹚将’。”
不过也有人指出“蹚将”一词不是通行于河南的方言词汇,这个词只有河南西部的鲁山县使用,指土匪帮.会一类的组.织。
而河南其他地方都不知道“蹚将”是什么意思,比如洛阳人把土匪叫“刀客”,河南北部则和山东人一道称土匪为“响马”。自然,在河南历史上哪还有“水旱蝗镗”一说呢?
前几天偶然看到网络上新编的“四大坏”——民间自编的,段子不是很长,言辞略偏激,编得也相对粗糙。但话说回来,除了上述这些问题之外单就内容来看话糙理不糙,总还是有些价值的。当时觉得有用便将这个段子记了下来,后来细细一想这“四大坏”不像是编的,而是不知是花了什么样的价钱换来的,像是老百姓气不过特意总结出来的。
王尔德曾说过:“犯.罪.分.子离我们如此地近,就连警.察都能够发现他们,他们离我们又如此遥远,只有诗人能够理解他们。”
自己不过是个局外人,原本不想掺和这事,想了又想:万一王尔德说的是真的呢?最后决定还是把它加上,留给他人发现和理解吧。
第一怪,专家教授心大坏。
第二怪,贪官污吏变可爱。
第三怪,女娃成了谁的菜。
第四怪,说谎农人完的快。
网友评论